郝丽,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在长达27年的护理生涯中,她以精湛的护理技术、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进取心,赢得患者和医生的赞誉。27年来,在她的成长之路上洒下的是对患者无私的关爱,留下的是对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的脚步。
在这27年里,郝丽不知从死亡线上配合医生,抢救出多少个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让她们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记得郝丽还是护士的时候,有一次后夜班,晚上八点多到病房后正准备休息时,听到电话铃响,她去接电话,得知医大一院有一名“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病情危重,需要转院。但途中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监护,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给予对症处置。郝丽听后,没犹豫答应下来,准备好抢救物品,同家长来到医大一院,医生知道郝丽到后,几次将小患儿从抢救室抱出,但都没走几步,就又将小患儿抱回抢救室,进行抢救。医生再一次向家长交待,小患儿的病情还在不断地恶化,不允许转院,途中危险性极大。但家长要求转院非常坚决。这时,郝丽跟医大一院的医生说,我带气管插管器械了,你能给他插管吗?当时医生非常高兴,那太好了!于是,医生拿着气管插管用物跑回抢救室,给小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待小患儿的病情稳定,再次将小患儿从抢救室抱出交给郝丽,对郝丽说,这患儿交给你,我就放心了。医院途中,郝丽不停地给小患儿进行气囊加压给氧,维持小患儿的呼吸和心跳,使小患儿医院,到医院后,又与值班医生配合,给小患者上呼吸机治疗。当小患儿病情平稳时,已是晚上十二点了。科室值班的医护姐妹说,你去睡一会吧,凌晨一点钟还要接班呢。这时,郝丽才去休息。一点钟郝丽又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中,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八点才下班。郝丽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家长都看在眼里,为了表示感谢,给郝丽一个小红包,被她谢绝了,郝丽微微一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护理工作不像人们所说只会打针、服药,而是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知识。有一次,白班快要下班时,病房来了一名黄疸的患儿,经医生询问病史后,考虑是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郝丽二话没说,留下来为患儿做换血前准备,采血标本送检,蓝光治疗,建立静脉通路、输注丙种球蛋白及白蛋白,等待检查结果。当得知是该病时,郝丽毫不犹豫地为患儿建立动脉通路。但动脉穿刺不像静脉穿刺那么容易,因为动脉看不见,只能摸着动脉搏动来扎,再加上动脉遇到外界刺激时,产生痉挛,管径变窄,给穿刺带来了困难。在困难面前,郝丽从不退缩,勇敢地去面对,只因她深知“困难象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的道理。她拿起套管针,给小患儿建立动脉通路,可是第一次她失败了,但她非常沉稳,非常冷静,一言不发地看着小患儿的脸颊,黄染在不断地加重,证明红细胞还在迅速溶解破坏,她再一次拿起针来,仔细地摸了一下搏动,进针后看见鲜红的动脉血,随着心脏的跳动,一下一下地向头皮针处涌来,成功了。同事们拍着郝丽的肩膀,呼喊到“成功了!”因为大家都深知动脉通路不建立,换血无法进行。家长非常感谢她,是她为孩子建立了一条救命的通路。
郝丽为了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经常加班加点,有时为了患者,白加黑的守护在病人床旁,直到小生命脱离危险。记得有一次,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术后的患儿,下班时还没有苏醒,她为了让护士能按时下班,自己主动承担了该患者的监护任务,看护在患儿旁边,监护生命体征,观察尿量,计算出入量,不定时的挤压引流管,等待她苏醒过来,过了数小时后,小患者开始清醒,睁开眼睛,自主呼吸恢复,四肢也出现了运动,她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小患者拔出气管插管。拔管后,小女孩看着她说了一声:“谢谢阿姨”,激动的她热泪盈眶,所有的疲惫全都消失了,这时郝丽才真切地体会到用心付出和奉献后收获的自豪和满足。
还有,一年“甲流”高发时期,ICU病人急剧增加,护士累倒好几个。这时,郝丽要与护士同甘苦,共患难,替生病的护士上夜班。记得有一次,郝丽白班下班后,在晚上23点多,接到值班护士电话,说有一名值班护士腹痛,不能上夜班了,她接到电话后,立即穿好衣服,深夜来到病房值夜班。护士说,你怎么不让备班护士来,她笑了笑说,这个点,让谁来都不放心。郝丽认为,这不算什么,所有的护士长遇到这个问题,都会向她一样。有人问她,“你这么地卖命工作,图啥呀?还有家庭重要啊?别把孩子耽误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她只是微微一笑,她何尝不想陪陪孩子,照顾照顾父母,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妻子、女儿……。但是,当她走到工作岗位时,看到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小生命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时,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无怨无悔地工作着,书写着自己平凡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工作中,郝丽不断学习专科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在年,她克服孩子小的困难,去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一年的研修。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不仅掌握了最前沿的业务技能,而且由于她在进修期间的突出表现,得到该院医护人员的好评。回来后,她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青护士,让每一位年青护士都能轻松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护士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都去找她帮忙,她每次都耐心地帮助年青护士解决。护士们都愿和她交朋友,是年青护士的知心姐姐。医院PICC专科护士,年4月与科室同事为一名小患儿进行PICC置管,建立救命的输液通路,医院这项工作的空白。医院PICC团队的组长,为全院需要PICC置管的小患儿置管。曾经,带领PICC团队成员,为血液病房要做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置管。当时,小患者血管条件非常不好,如果不置管,患者就不能进行骨髓移植。郝丽作为PICC小组的组长,压力非常大,但她们没有退缩,面对困难,接受挑战,最终置管成功,为患者建立一条生命线,得到兄弟科室和家长的好评。
自年郝丽被聘为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以来,带领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认真完成护理工作。至今为止,她带领的护理团队无差错事故发生,并且零投诉。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走进病房查看每一个小患者,和夜班护士交谈,掌握每个患者的情况;交接班时,带领夜班和白班护士,进行危重患者的床头交接班,指导责任护士做好危重患者的监护,使每一位小患者都能的到优质的护理。
年1月,郝丽带领护理团队,监护一名世界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antrell术后患者,因为该病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五以下,全世界从有记录到年只有例此类心脏先心畸形的记录,中国国内仅报道过十余例,死亡率高达60%。黑龙江省无此病例的报道,她们配合心外团队和科室医生合作成功救治小患儿,填补了省内空白,也证明了郝丽带领的护理团队的护理水平。
这就是她,一个平凡普通,但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体现人生价值,以饱含浓墨书写青春的人。郝丽,在平凡中超越,在超越中提升,在提升中谱就生命不朽的赞歌。
崇医尽术敬业求新
严谨厚德慈幼为怀
编辑:王璐羽
责编:魏然
来源:医院护理部宣传科重症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