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因白内障而致盲患者占所有盲人的50%以上。大家都知道年龄是白内障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导致白内障还包括了遗传、糖尿病、紫外线辐射、吸烟、性别、药物等因素。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最容易忽视的药物性白内障。
药物性白内障有什么特点?药物性白内障通常在药物治疗较长一段时间后出现,极少数呈急性病程,停药后白内障症状大多不可完全缓解。在白内障出现之前,患者多有其他伴发性疾病。临床上药物相关性白内障主要以后囊膜下白内障为最常见类型,也可见核硬化及其他类型。目前研究多认为药物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氧化应激有关。
什么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白内障?常见的长期使用会引起白内障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氯丙嗪、抗肿瘤药、缩瞳剂等。常见引发白内障的糖皮质激素有地塞米松、氢化泼尼松和氢化可的松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患者需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长期口服或短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晶状体后囊膜下浑浊。白内障一旦形成,减少或停用激素均不能使其消退。也有长期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诱发白内障的报道。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长期大量给予可引起角膜和晶状体毒性,如果用药量超过g,95%以上的病人将出现白内障。抗精神病药引发的白内障常伴有角膜混浊和其它部位皮肤色素沉着,在停用抗精神病药后,一般白内障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白消安、丝裂霉素等抗肿瘤药物有阻止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大剂量用药会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引起晶状体上皮细胞异常,而致白内障发生。长期使用抗胆碱酯酶类缩瞳剂,特别是长效缩瞳剂,可以引起前囊膜下白内障。停药可减缓或逆转白内障发展过程。其它可能导致白内障发生的药物还包括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他莫昔芬、胺碘酮、异维A酸、喹硫平等。
药物性白内障患者该如何治疗?如果您在服用以上药物,也不要恐慌,并不是使用这些药物就一定都能发生白内障,因此,服用上述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至少每年2次),特别对于中老年人。如感眼部不适,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以及时停用诱发药物或换药。常用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包括:氨碘肽滴眼液、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法可林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严重影响视力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简介:
王可,药师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在读硕士,着力于研究老年人围术期的高风险用药,保障老年人用药安全。
科室:医院药学部
专长: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
每周一至周五8:00-12:00,下午13:00-17:00
医院临床药学室
作者:王可审核:褚燕琦编辑:刘佳明崔晓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