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正式公示我区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纺织服装),该基地是纺织服装领域全省唯一一家,全国三家之一。
我区在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优化环境,积极对外开放,强力推进外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对具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行业,着力引导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培育更大更强发展后劲。
支柱作用强,社会贡献突出。我区外贸经济以纺织服装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发展最快、集聚度最高,相继培育起岱银、东升服装、康平纳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外贸出口企业,形成了大企业领跑、中小企业跟进的格局。现有纺织服装企业66家,从业人员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人,进出口额占全区外贸总量的40%,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香港、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能力强,业内排名领先。岱银集团拥有50万纱锭、头气流纺、台织机、台(套)缝制设备的生产规模,年产棉纱10万吨、毛呢万米、牛仔布万米、服装万件,系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排名前20强企业、全国服装双百强企业、国家纺织品开发基地。年,该企业获得了山东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山东省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同时该公司投资5亿美元在马来西亚建设50万锭纺纱项目,在柬埔寨投资建立了服装加工厂,在越南设立了办事处。康平纳集团是集智能染整装备研究与制造、智能染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智能染整装备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及省部级研发机构,与东华大学双牵头创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国纺织印染领域唯一一个、山东省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填补全省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空白。东升服装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摩托车服、滑雪服、消防救援服、登山装、警用服等功能性服装,出口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
研发实力强,技术水平先进。我区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建立了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其中获得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称号的5家,纺织服装业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达3.82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4%,有6家企业分别通过了ISO质量认证、ISO10环保认证和OHSA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获高新技术企业3家,拥有专利余项。岱银集团拥有省级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还拥有中试车间和专业实验室,拥有高级技术职称18人、中级技术职称人、从事研发人员人、大专以上学历者人。是国内最大的竹节纱生产基地之一,国内最早研发生产弹力包芯纱的企业,国内多功能复合纱线领军企业。有30多项技术、产品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20余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其中“一种交捻竹节纱的生产方法”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荣誉80余项。康平纳集团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智能制造专项等科研项目余项,研制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列入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等。现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6项(其中,欧洲授权发明3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企业标准32项。东升服装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
品牌效应强,服务平台健全。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我区始终坚持“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目前,自主开发的雷诺牌服饰、康平纳牌高档毛纺面料等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山东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岱银集团“雷诺”、东升服装“MOTO-BOY”被评为“山东国际知名品牌”称号。全区纺织服装企业拥有自主品牌7个,省级著名品牌3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海关AA类管理企业1家。企业间成立了协会,定期发布信息,组织应对国际贸易摩擦;3所高等职业院校每年为行业提供技术员工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仓储、物流及环保、节能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我区将以此次国家级基地争创为契机,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在全国同行业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我区外贸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