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fd
很多人都听说过精神分裂症,也了解其严重性,是所有精神类疾病里面最严重的一种。实际上,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还是有迹可循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易患精神分裂,得了精神分裂症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手段?下面就为您一一解答。
易患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特征是情感丰富、细腻、敏感、警惕、多疑、缺乏安全感;个人欲望强烈,思维能力发达,内省力强,理智性强,意识性强,责任心强,执着性强,道德感强,纪律性强。
什么人易患精神分裂?
1.分裂性格这种性格人并不少见。性格内向、怪癖,平时沉默寡言,胆小怕事,喜欢独处,不爱交际,工作中被动,生活上懒散,思维片面离奇,遇事好钻牛角尖。这种性格的人易患精神分裂症。
2.循环性格这种性格的人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情绪非常高涨,对人特别热情;有时兴趣和热情均烟消云散,只有冷漠、乏味和孤独。
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常常交替出现,故称为循环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容易患情感性精神病。
3.神经衰弱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和个人的生活经历、身体素质有关。具有孤僻、胆小、多疑,遇事犹豫、好思考、拘谨、兴趣贫乏等性格特点。这类性格的人容易患强迫症。
4.癔病性格这种性格,说实话,有点类似我们常说的半疯子。感情易波动,说话没深没浅,想到哪说到哪;做事马马虎虎时常幻想,不时竟会把幻想当作现实,常常做出一些戏剧性举动。这种性格的人一旦遇到精神创伤,极易患癔病。
5.偏执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往往有很多。性格固执倔强,做事喜欢“一头碰倒南墙”,敏感多疑,喜欢嫉妒或责备别人;易躁易怒,常跟别人发生摩擦;在工作和生活中,自以为是,不听别人意见。这种性格多见于男性青年,容易患偏执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很多病人和家属却意识不到。
医生你帮我劝劝就好了?
对精神心理健康不了解的家属,第一反应是这样:
我不知道,我也不管,我就知道我的亲人最近想不通,医生你帮我劝劝他吧。
通常持有这类想法的患者家属,患者常常以妄想为主要症状,而行为方面的紊乱可能并不严重,而且妄想的内容离奇程度也不高,用大白话说,就是「看上去不是疯子」。
比如,患者可能坚持认为妻子有外遇,即使妻子已经几乎24小时一刻都不离开他一步了;或者坚持认为很多人都想害他,但从来说不出具体的证据。
家属容易认为,病人是受了刺激一时想不开,或者性格过于敏感多疑。
但是,上述表现确实已经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之一了,妄想已经达到了疾病的程度,不管是医生还是亲人,甚至去找心理咨询师,都不可能通过「劝说」而把病人劝说正常。
他看着挺正常的啊?
在遭受打击时,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否认」。
就像患者家属听说自己的家人「患上了精神病」,第一反应常常是拒绝:我觉得我的亲人没有「很不正常」啊,怎么就成了「重性精神病」呢?医生你不会是诓我吧?
决定一种精神疾病是否严重,并不仅仅从普通人眼中看起来的「是否正常」来判断。
一方面,在病程中,患者的症状是会变化的,尤其在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比如,今天这个病人的症状是凭空听到有人跟他讲话,行为上没有严重的异常,而过一段时间,他就有可能在幻听的支配下做出各种危险的事情:
假如「那个声音」叫他去自伤、自杀、伤害他人,或者「那个声音」告诉他某位亲人是个危险分子,他可能信以为真,就去伤害那位亲人。
这样,「没有特别不正常」的病人就变成了「很不正常」的病人。
另一方面,从长久来看,预计一个病人最后疾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多大程度上康复(我们叫做预后),是有很多预测因素的,比如发病年龄、治疗情况、症状种类、家族史等等,但不包括「看起来是不是正常」。
真可怕,医院吧!
有的家属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恐惧程度可见一斑。他们会这样说:“医生你好好治他吧,医院关一年再说吧。”
错!可能在年前,这么说是正确的。因为那时候对精神疾病真的没有什么治疗方法,除了关起来,教育他们,让他们努力管好自己以外实在束手无策。可以想象,这种「治疗」的效果能有多差,那么病人无法出院维持一般正常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但现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了,我们有物理治疗,各种各样的抗精神病药物,还有各种各样对抗副作用的辅助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在最新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里,在患者第一次发病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有恢复患者社会功能,争取达到病前水平。
什么叫社会功能?就是一个人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上学、上班,跟其他亲友、同事、陌生人正常交往的能力。而让患者退学,不问病情恢复医院里一年,显然是破坏患者的社会功能的!
毕竟,医院是一个治疗性场所,没有健康人的一生是在病房里度过的。现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一两个疗程家属配合的门诊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再配合药物继续治疗,只要不从事压力过大的工作,康复是完全可能的。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转发分享出去,传递正能量,帮助每个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