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确定了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临床表现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50%的自杀企图发生之前都会有诸如冒险行为、精神烦乱及冲动易怒等行为模式出现。

这些发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欧洲神经精神药理学会第28界会议上发表。

该课题的研究者们对一项名为“Bridge-Ⅱ-MIX”的国际抑郁与自杀研究项目中的名抑郁症个体进行了分析。所有参与者均由精神病学家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这一在美国用以对精神障碍进行标准化分级的心理健康专业标准进行评估。

很多参数都被纳入了研究,包括以往的自杀企图,家族史、以前和现在接受的治疗、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等。躁郁症的临床症状、社会人口及临床风险等因素也被纳入分析。在所有参与者中,有人曾有过自杀企图。

“这项研究的要点在于它并非那种利用理想病人开展的临床试验——它是一项基于真实世界的大型研究,”该研究的作者,就职医院门诊部与生物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的精神病学家DinaPopovic医生表示。

在美国,男性的自杀比率要比女性高出4倍。美国白人的自杀比率(每10万人中14.2人)高于美国原著民(每10万人中11.7人)。

Popovic医生表示,他们发现“混合抑郁状态”经常会在自杀企图之前出现,并且这种混合性抑郁特征与双重精神障碍的特征有关。她这样解释道:

“所谓‘混合抑郁状态’即是患者在表现出抑郁的同时还会表现出‘激动’或狂躁特征。我们发现曾有过自杀企图的人与没有过的人相比,这种特征的表现明显更多。实际上,40%曾有过自杀企图的抑郁症患者们在单纯抑郁的基础上曾有过‘混合情绪经历’。”

被“混合型抑郁”所折磨的患者们自杀的几率要高出许多。

通过对有过及未有过自杀企图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对比,科学家们发现如果一名抑郁患者表现出以下任何症状,则其至少有50%以上的几率会企图自杀。

·危险行为(例如野蛮驾驶、淫乱行为等)

·躁动(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双手不停绞拧、衣服脱了又穿以及其它类似行为)

·易冲动(随性而为、表现出不顾及后果的行为特征)

该研究称,这里给各位专业治疗人员在收治未对以上临床症状给予足够重视的抑郁症患者时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及早发现这些症状并对混合抑郁状态给予及时治疗会成为预防自杀的一个主要治疗步骤。

Popovic医生补充道:

“在我们看来,对每一位抑郁症患者进行症状评估至关重要,这对后续治疗影响巨大。大部分这些症状患者都不会主动提及,临床医生们需要直接询问,并且许多临床医生在对抑郁症患者做出治疗决定前可能都没意识到观察这些临床特征的重要性。”

在之前《每日医学新闻》的报道中,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在一篇简要建议报告中表示医生们应该对所有成年人进行抑郁症筛查。

《今日医学新闻》记者JonathanVernon编辑报道









































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盖博士遮盖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s/97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