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从某个层面上讲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中国医生的身份和地位是很尴尬的。医生技术方面的收入基本上是政府定的白菜价,剩下的要靠灰色收入来填补。这种薪酬制度对医生而言没有什么激励作用,而且也让他们失去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为什么我们不能建立起一种激励医生的薪酬制度?
过去人都讲“人是铁饭是钢”。人吃不饱饭的时候,是很难有力气干活的,更别说把事情做得更好。同样,薪酬也是有效激励医生多干活、干好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我国医生薪酬的高低,普遍来说基本没有争议。在美国,医生的薪酬基本上多年保持在各行薪酬排行榜的首位,高于其他行业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3倍。我国收入最高的群体是金融和房地产行从业者,医生的收入只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不高。年,我国医生收入为社会平均工资(元)的1.31倍。再加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收入差距也较大。此外,医务人员的薪酬体制僵化,结构不合理,调动不起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关键的是,医务人员的收入并不公开透明,因为灰色收入泛滥而饱受诟病。作为用医术和医德抚慰患者的医生,他们的尊严何在?
有人说,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又能如何?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心愿,医务人员不满足自己的收入现状,但工资多高才算高?工作涨了,不保证他们就会满足。其实,追求更好属于人的正常心理,人生活和工作的动力就是要能看到希望,医生也是如此:勤勤恳恳、辛辛苦苦,靠自己的能力工作,却看不到自己的价值,看不到希望,怎么能有动力?在一些福利国家,如英国,医生即使工资已经很高了,但仍然希望通过与政府谈判,为自己挣得利益,也是这个道理。能给医生这种希望的是激励制度,其中之一是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
英国90%的初级医疗服务是由全科医生提供的。全科医生的收入更是非常具有竞争力,每年收入大约是11.6万英镑。如果按照平均收入计算,甚至比专科医生略高。在英国,只要全科医生够勤奋、够能干,就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英国的全科医生能够拿到这样的丰厚收入,关键在于以激励为核心的薪酬制度。
英国的全科医生大部分是自由执业的医师,只有一少部分受雇于NHS(NationalHealthService),大部分医师或自办诊所,或合伙办诊所,自负盈亏。而受雇于NHS的医师也没有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的“事业单位编制”这一说法。医生与NHS只是签订劳动合同,干得好可以得到奖励,干得不好,随时要面临被炒鱿鱼的风险。实际上,年,英国通过改革放开医生自由执业,也是为了解决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
英国全科医生多劳多得的薪酬激励制度有两大特点:第一,根据“质量与效果协议”(QOF),按积分点计算,将医疗服务质量、机构组织水平、患者体验等因素考虑在内,让全科医生有机会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来获得更多收入。这部分收入约占全科医生收入的1/3。第二,根据签约人头计算费用(globalsum),考虑年龄、性别、发病率、地区死亡率、地区是否偏远等因素。医生能从每个签约居民那里获得每年英镑~英镑的收入,平均每个全科医生的签约量是人。这部分收入约占全科医生收入的2/3。
与全科医生多劳多得的薪酬激励制度相比,英国专科医生的薪酬则相对固定。但是,专科医生的薪酬依然有激励方面的体现,如某地区严重缺少精神病科医生,到职的医生则会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薪水;如果专科医院设立的考核目标,则能够获得一定额度的提薪;医院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专科医生也能够在NHS体系外的医疗机构执业,获取额外收入。
当然,对医生激励的同时也要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英国通过临床有效性(clinicallyeffectiveness)、安全性(safety)、体验性(experience)这3个指标对医生进行考核,这些也在全科医生合同中的“质量与效果协议”中得以体现。
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着手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卫计委近日提出,薪酬要向儿科倾斜,这至少让儿科医务人员看到了希望。希望不仅是儿科,其他各科的医务人员也能看到希望。
来源:环球医学
■想分享/发布信息/观点,请发送内容至邮箱:task_general
.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