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你脾气不好,别人可能会说:一看你就有病呢!或许你把这当闲谈时的戏言,但如果一个严肃的心理学家指指你的心脏告诉你:我们很多这儿都不正常呢?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超过半数人都曾报告自己经历过心智不正常的现象。暴躁、焦虑、沮丧、抑郁、失落、无所适从、精神紊乱、彻底失控,所有的精神创伤和精神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循序渐进的野蛮生长,是它难以控制的最大祸根,祸根有祸源,祸源并寻求本质,是患者寻求解脱并找到咨询师的最大诉求。咨询师并非读心者,也并非洞察人心者,他们用知识技巧来尽可能的感同身受,换位思考,以行为痕迹来感知触碰接近你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在心理祸乱发生之前就及时加以控制和精准感知,需要的是心理咨询师厚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的技术手段。1月24日晚,福建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学术交流中心沙龙活动,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林世泽,从原则、浅谈精神症状、浅谈常见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早期识别线索这四个方面来与大家探讨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如何在咨询初期识别精神疾病。当精神病倾向出现时,常常会伴随着各式各样无可预料的症状,症状的出现是不受病人意识控制的,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除,并且症状的内容与周围环境往往不相称,症状也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这样的痛苦是无以复加的,所以人们常常迫切寻求解脱。将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症状进行统合分类又可以将其分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几个方面,从这几个方面的障碍,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手法对于每个患者的外在行为进行深入剖析,定能从中探求心理活动的蛛丝马迹,让咨询师更加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当然,现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对于精神疾病的概念有所混淆,他们常常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精神疾病,更有甚者将心理疾病与神经病划等号,这要求咨询师需要以客观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归类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常见的由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口中所说的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也不等同于神经病,精神疾病更多地从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侧重于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探讨和研究,而神经病则更多侧重于以人的生物系统为出发点,从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角度来探讨造成人们行为心理异常的本质根源。那真正如何从具体的操作行为方面从初期就识别心理疾病?当前的探究手段已经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主观辨别体验,到现今的慢慢总结出了小小经验,是否你突然变的孤僻少语,忌讳与人交流,个性也骤然变化,漫无目的、目光无神,甚至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又或者是哭笑不得,喜怒无常,毫无原因地大发脾气,又自顾自的荒唐大笑,无缘无故地伤害别人,又无缘无故地感到内疚不安;情绪低落,常常兀自流泪,厌世焦虑,了无生气这些等等都仿佛是一串警示信号,提醒着咨询师,也提醒着来访者,你的心灵世界亟待修复。心理疾病是看似是一个悖论,又是一个伪命题,没有人能予以它精确无误又堪称完美的定义,它是你洞察行为外在而挖掘出的内心本质,它是作为咨询师又或者是普通人的你敏感感知到的蛛丝马迹,或许身为芸芸众生的你还在狡辩,觉得自己不可能有异常,伪装得你是那么的普通,是每天早起面对第一缕朝阳都可以笑着说句早上好的乐观大众,但是你的心灵正在声疾呼“帮帮我”。又或者你是一名还不够优秀的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谈吐大方你感到无关紧要,还信誓旦旦的认为坐在自己眼前的人是多么正常多么健康,但殊不知他神采奕奕的眼球里透露出的绝望在呼唤你“救救我”。所以不论是作为咨询师的你还是作为普通人的你,面临着心灵发出的求救警示记号,都不能漠视,置之不理。作为咨询师的你只有变得更加优秀,掌握更加厚实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巧才能挽救更多的心灵,而作为普通人的你,只有对于自己的心灵异常及时感知和采取措施才能救你自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d/98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