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潮国学直播“于雷贯耳”,今晚8点与你相约!赶快下载“花椒直播”软件APP,搜索花椒号“” 老子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好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 这个意思是说: 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是在大众面前言行做君子,做高尚,做正派,显得别人都修养不够,道德不足,品性不高。 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是拿道德来指责别人不道德,指责别人不高尚,指责别人不清净,这是道德比较差的人才这样做,也就是书上写的“下德”。 真正的道德,他不执著做正派,做清净,而是什么对别人实实在在有益,他就怎样做。所以书上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执著于道德的人,其实不懂得道德。 只认为道德是做正派,不懂得道德是为了让他人有益,反而老是去做道德法官,没时间看自己,光审判别人长短是非。别人在前面做事,自己在人屁股后做股评,好像把别人不清净、不道德的地方都看清楚了,自己就是非常道德。 老子说,圣人“混兮,其若浊。” 书上解作:圣人和凡人的最大区别——圣人不自以为自己是高尚清净的人,所以才能成为圣人;凡人自命高尚清净,看别人都不清不净,所以才越像一个凡人。 佛家说:道德的心重的人,其实是大嗔心。 因为一般凡夫有一种通病,别人的过失纤毫都能观察到,而自己过失大如山也不知道。看到别人不严谨,就发出嗔恨。 《楞严经》上说:好哭有悲魔来找,好清有好清魔来找。 佛家讲修定,总看别人有过,永远不会得定。因为心不停的随着别人的境界转。
下德好德——著相。 无论见到什么,你也不要随着它转,不要跟着它跑去,不要被这个境界转。要怎么样子呢?要见有若无。见到境界就和没有见到境界一个样,也不要生欢喜心,也不要生讨厌的心。 你见到魔,若生这欢喜心,你这也是随着魔境界转了;你若生一种讨厌的心,你这也是随魔境界转了。怎么样呢?就是保持你的中道,也不欢喜,也不讨厌,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不要说:“喔!这是好的境界,我想再看一看。”或者“喔!这是不好的境界,不要来了。”不要有这个心,你如果有这种念头,这就是错了。 人修道,无论什么也不要贪——好的也不贪,坏的也不贪,不要生一种贪心,你贪什么都是不对的。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生活中说话第一句总是想反驳别人,第一个念头总是想批评挑错的人,他的命运是很苦的! 他的福分非常之薄,他一生波折、颠倒流离、贫穷,又经常被人辱没!为什么呢? 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 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 一个人的炫耀心,恭高我慢心一生起来,很多人一齐对他心生嫉妒,想挪揄他,他要做事怎么都不可能顺利!就好像我们平时看到人家炫耀自己成绩好,工作好,总爱发个看他以后怎么倒霉的念头,总不想配合他。
他总认为这样才能显示自己高明,显示自己知识,显示自己多么不同,却不知道,自己这个薄福薄命,就薄在此处!
微电影收看链接(点击名称即可立即观看):
微电影第一部《距离死亡还有两小时》
微电影第二部《网》
微电影第三部《了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