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病房住了个精神病人,全病区都凌乱了

精神病人得了其他病,医院看。

作者丨忘忧草

来源丨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媛媛投稿

上周我们主任接待了一位满脸忧虑的母亲,大约六十多岁,她说他的四十多岁的儿子,患精神病十几年了,最近因为腿部摔伤,医院做完手术,人家让出院,医院一位精神科大夫,开的药对他很管用,最近都没怎么犯病,她想让他的儿子住进我们科,养伤的同时请精神科继续治疗。看她满脸的期盼,并不断的保证24小时看着他的儿子,我们主任实在不忍心拒绝就收下了。

他们家人也很配合24小时看着病人,病人也很不错,没有什么大的反应。

可是没几天,突然一天夜里,半夜病人挣脱约束他的约束带,爬上旁边患者的床,要去拉窗帘,由于旁边患者被他踩醒,大叫出来,才及时发现,幸好没有酿成大错。第二天,让病医院,让他转院,可是可怜的母亲,跑了一天,医院,都被拒之门外,回过头来又求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今天上班,满怀期望的问这位母亲,她真的不想走了,听她的意思,要住到他儿子拆线。我无语了。安全隐患面前,我也无奈了。

■点评

精医院的普通病房。这确实是个安全隐患,需要病区医护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

精医院,专门收治精神疾患的患者,像话题中患者的这种情况,同时有外伤,做过手术的术后精神病患者,境遇就有些尴尬了。

如果治好了外伤,精神病院还是会收治这个精神病人的,只是,患者现在的这个术后康复期,由于比较特殊,就有些棘手了。所以说,就出现了上述话题中的这种两难境地。

现在的问题是,医院不收,患者及家属为难。医院收治这样合并有精神疾患的外伤病人,医疗护理安全问题,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现实命题。

安全隐患面前,医护人员并非只有无奈。

精神病人得了其他病,医院看。

其实,在各病区,都有机会收治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精神病患也毫不例外,有时也会遇到。医护人员不必过虑,了解病因和护理方法,做好安全防护,精神病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应对策略

一、管理策略

1、加强医护人员《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程序》及相关专题培训。

2、病区入住精神疾患患者时,启动《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程序》。

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程序:

①立即通知医生及病房护士长,夜间通知院总值班或护理部值班人员。

②同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患者自伤或伤及他人。

③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④要求24小时家属陪护。

⑤如果患者出现过激行为时,应立即通知保卫科或相关部门,协助处理,并考虑对患者采取躯体束缚,以防发生意外。

⑥协助医生请专科会诊。

⑦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⑧遵医嘱实施约束与行动限制,严密观察,防止意外损伤。

二、安全管理

1、签署看护协议病区接诊精神疾患患者,入院时,主管医生要和患者家属签署24小时看护协议和安全告知书,保证家属24小时陪护。

2、做好安全评估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接诊到患者,要认真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精神症状,以及认知能力,有无自伤及伤人倾向,有的放矢。

3、合理安排病房尽量安排单人病房,尤其是有可能有主动攻击行为的患者。如果是冷漠型或不会主动攻击的类型,实在没有床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在多人病房,但要做好同病室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

4、清理安全隐患医护人员应该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及时清理患者身边的不安全物品,如刀具、玻璃制品等,避免其自伤及伤人。

5、增进多方沟通精神疾患患者入住到普通病房,属于特殊情况,医患双方要增进沟通,医生护士要反复做好解释工作,增加患者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服从或配合病区管理者,果断劝其办理出院手续。病医院保卫科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安全防范。

6、跟进患者“三防”“三防”:防走失,防自杀,防伤人。科室跟进“三防”应急预案培训与学习,做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7、各班做好交接在《住院病人一览表》护理卡上,做好标识,班班交接,人人提高警惕,心中有数,绝不能疏忽大意。

8、强化防护设施该做的防护准备一样不能少,床栏、约束带,该使用时就应该及时用上,必要时,跟进镇静措施。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斑专科著名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hbyx/98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