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小年马上就要到了,虽然北方多地有雪,南方多地也有阴雨天气,但是,给人的感觉并不冷。现在,对咱们农民来说,也没有特意去看年景了,到什么时候种什么,心里都有数,也不再看节气种地。在古代是农耕社会,靠天吃饭,旱了绝收,涝了也绝收,不像现在还能进行灌溉和浇地。所以,一遇到反常的天气,地里的庄稼就会受到影响。但是,在古代并没有先进的天气预报系统,也没有可靠的预防措施。都是靠古代的一些历法家和农学家通过长期的记录天气结合耕种的作物,总结出一些经验,形成文字和农谚指导农民种地。比如,像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及一些预测年景和种植农谚。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个农谚,来了解一下古代人是怎样来判断年景的,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确是老祖宗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农谚“正月打雷骨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正月打雷遍地山贼”,是什么意思呢?小麦的收成怎么还和打雷有关系?作为一个农业从业者,我还是非常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在当时那种条件,老祖宗还能够提前通过天气情况来预测来年庄稼的收成,本身就非常了不起。作为,现代的我们虽然条件好了,学的知识也多,却不能够预测了,不知道是一种进步还是后退。我们接下来,来看一下这两句俗语还适不适合我们现代了。先来看一下“正月打雷古堆堆”和“正月打雷遍地山贼”,这两句农谚想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意思是说,如果正月里打雷的话,那么人间的尸骨就会成堆,山贼也会很多。这什么意思,怎么正月里打雷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天气变化多端,一时一个样,打雷下雨在正常不过了,怎么在古代还能死人呢?其实,我们想想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在古代粮食产量都是非常低的。就拿我们生产队时期也何尝不是呢?生产队时一亩地小麦也就80多斤,超过斤都算是高产了,更何况古代的时候。在古代粮食产量低,增收的时候还能够解决温饱,要是遇到天灾,比如,旱灾、涝灾、风灾、倒春寒等恶劣天气,粮食减产,平常老百姓家里,又没有余粮,可能就要饿肚子了。平常的老百姓都要饿肚子了,那么贫苦的老百姓家里就更没有余粮,可能就会出现饿死的情况。或者实在没办法,为了活命去当山贼了偷抢别人的东西。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正月里打雷和庄稼收成的关系。我们知道一般打雷都是出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夏天下雨的时候,而冬天下雨的时候是很少出现打雷的情况的,即使打雷我们也是听不到声音的,这是因为打雷是上升的气流和云层摩擦带电的结果。但是,冬天的天气是比较干燥的,上升的气流不强,和云层产生的摩擦也相对较弱,所以,很少能够听到雷声。那么,问题来了,不该有雷声的时候有了雷声,说明空气中的湿度变大了,换句话说就是温度升高。咱们知道正月里还处在六九中,还属于冬天,温度不应该上升到能够打雷的程度。冬天温度高,不能够冻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对庄稼生长是不利的,会导致病虫害高发,粮食就会减产。就拿今年来说,冬天的前两个月不冷,导致今年冬小麦红蜘蛛普发,年后有高发的趋势,预计受害面积超过万亩,农民朋友抓紧到地里看看,发现症状尽快用药物控制。所以,古人认为,正月打雷,预示着明年粮食减产,就会出现骨堆堆和山贼的情况。其实,这里的古堆堆也可能是庄家的残体,总之,是庄稼受灾了,粮食减产。再来看一下“二月打雷麦堆堆”,这里的二月是农历二月,相当于阳历三月份了。今年立春是正月初四,也就是阳历二月4日,立春就是交春了,这时候的温度并没有明显变化,和大寒的温度差不多,但是已经有了春天的“微弱信号”了。这时候温度已经有了上升的趋势,不再向下了。而农历二月份也是越冬作物开始返青发棵的时候,这个时候能够来一场春雷雨是再好不过了。老话不是说“春雨贵如油”吗,对庄稼生长是十分有利的,有了这场及时雨对小麦和大蒜秋天的产量是帮助很大的。在古代遇到好的年景,就能获得更多的粮食,那么家家户户就会麦子成堆。你看,老辈人留下来的谚语还是很有道理的,即使现在环境和气候都变了,但是有一些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这些农谚很多人已经嗤之以鼻了,认为没什么到了,谁还会看节气种地。也是,现在有更先进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我们只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就能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做好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古代谚语再不好,它也有预测年景,而我们现在天气预报却没有,您说是吧?全文完,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zlyy/98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