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人物:诸海军
深夜11点
医院的急诊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当班医生诸海军忙碌地穿梭在诊疗区与抢救区
他常常自嘲:自己快要“羽化登仙”了
确实,医院里最要“忙翻了”的科室
而急诊科医生们的日常状态就好像打仗似的
每天与死神展开“夺人大战”!
诸海军是一名来自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的临床主治医师。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对于医生而言,一名患者只是他们每天工作中的几十分之一,可对于患者来说,医生是他们的全部。诸海军深知自己对于病人的意义,在从事急诊岗位的近十个年头里,他每每都将病人的生还和康复当成上天的恩典。
“她是个精神病患者,因为失眠烦躁,一下子吃掉了近粒氯丙嗪。那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较大,医院时人已接近昏迷。”诸医生缓缓讲述着那段抢救经历。
在抢救室洗胃结束后,病人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那天正好是诸医生24小时值班,看到如此危重的病例,他反复向家属交代病情,告知家属可能最后会人财两空。此时,病人的女儿紧紧拉住诸医生的手,哭诉着请求用尽一切办法抢救自己母亲,她可以接受任何结果。看着病人家属如此信任自己,诸医生也更为坚定了要将病人抢救过来的信念。“我快速制定了治疗方案,并且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然而,低血压、低氧、肢体强直……几乎所有该药物的副作用都出现了,病人的情况一度恶化……在经过与值班护士一夜不眠的抢救治疗和悉心照料,第二天早上,病人竟然奇迹般地苏醒。在查房的时候,病人朝着诸医生咧嘴笑了一下以示感谢。“当时,整晚的疲劳一扫而空,我差点忍不住想去拥抱一下病人,感谢她活了下来!真的,你无法想象,作为一名床位医生,当你的病人在生死线上挣扎,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你竭尽全力将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那一刻,会有多么激动!”诉说这段场景时,诸医生像个孩子般欢欣。家属和医务人员内心的炙热总是能赋予生命无限的力量。热心公益勇于担当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诸医生也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医院有一支新区的急救小分队,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各类赛事及重大会议的保障工作,为参赛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他也热衷于急救医学的宣传,从学校到社区,从公司到下乡,他总是很乐意去给非医务人员传授一些急救技能。在小分队成员及院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下,他还被选举为急救小分队的队长。“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就更大了。”诸医生腼腆地笑着说。科普急救知识的宣传“大使”
除了对医学的热爱,他还积极投入科普宣传活动中去。年由诸医生主创的情景剧《急与疾》参选了上海市第四届青年科普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该情景剧指导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及时来院急诊,让老百姓通俗易懂地学到相关医学常识。该节目还多次在社区表演、在网络上宣传,广泛传播急诊理念。此外,诸医生还作为指导老师参与了周家渡社区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手把手指导与会人员学习急救常识,并得到了当地社区百姓的一致认可。坚持战斗在抗疫最前沿
年初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步伐,作为急诊科主治医生的诸海军,在疫情期间,主动请缨前往安置隔离点工作,坚持战斗在抗疫最前沿。在隔离点,他不仅参与医疗诊治,还利用晨会时间对隔离点工作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确保隔离点安置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他还参与了登记、消毒、配送、心理疏导等多项工作。诸医生曾荣获全国及市、区级多项荣誉,包括: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上海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突发事件中毒处置项目)个人二等奖、上海市第四届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等奖、浦东新区青年岗位能手等。结束了24小时的值班诸医生回到办公室一整天的值班非常辛苦但当听到病人们转危为安后的感谢时诸医生心里暖暖的这是他行医的初心一颗救死扶伤、永不改变的“医者仁心”来源:川沙新镇团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