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理解、关心患者,不要与病人对抗,不要歧视病人,家属依照医嘱,按时看管患者服药,要正确认识的疾病,特别是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家属要承担起监护责任,及时带患者就医。
(2)对患者因疾病造成的种种表现给予体谅,在生活上多加照顾和体贴,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属根据病人的一些具体情况,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比如说听音乐、散步、做操、做手工等等,不仅可以增强病人的体质,还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3)注意让病人主动参与到家庭中,使他们有讨论家庭事物和操持家务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说洗衣、做饭、洗碗、扫地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那种对病人“过度照顾”,小心翼翼,事事都不让他们参与的做法,对病人是毫无益处的,只能加剧他们精神衰退,而不利于康复。只有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社会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4)在精神病人的服药方面,应尽可能干预,不可放任自流,因为精神病人若不按时服药或私自停药,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复发,要形成患者-家属-医生联盟。。
(5)管理好精神病人:看护好精神病人,防止其祸事。安排好患者的饮食起居、工作与学习,注意观察其病情变化,定期去精神病专科复查。
供稿:冯菲菲
编辑:王伟娜
审核:郭蕊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