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院士疫情之下的国内精神心理科实践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并迅速波及全国,不仅造成了躯体层面的传播,也带来了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的蔓延。此外,不断升级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管理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非常时期,国内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应如何应对上述严峻的形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及社会?日前,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陆林教授,就上述话题分享了观点。

陆林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

新冠肺炎对老百姓影响大精神心理科需有担当和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突然,传播很快,对老百姓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公众原有的生活及工作秩序被打乱,春节旅游、走亲访友等各种计划被迫取消,情绪会受到影响。疫区人员生活上面临诸多不便,易出现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疫区一线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高强度地工作,还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同时可能不被病人所理解,压力很大。事实上,除了躯体上的传播之外,疫情也对老百姓的心理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例如,新冠肺炎的传播及治疗手段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这一状况易引发公众的焦虑和恐慌;一些人担心自己被感染,出现过度洗手、过度防护甚至惊恐发作的现象。我们需要帮助这些病人平复情绪,但更重要的仍是更好地控制疫情的蔓延。在这种局面下,精神心理科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应加强科普教育,普及新冠肺炎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减少大家的焦虑、恐慌和挫败感。第二,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心理问题如情绪失控、睡眠紊乱,若程度较重,则有必要通过心理热线、网络平台等手段开展干预。第三,一线需要有心理救援队伍。医院有大量的医护人员及隔离病人聚集,很容易造成情绪上的互相影响,如恐慌甚至抑郁发作。此时,仅靠电话和科普或许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心理专业人员在场。第四,国家及有关部门,包括国家卫健委、专业学会、专家工作组,需要制定分层分级的心理干预措施,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救援,解决群众精神心理上的问题,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是疫情防控岗位。面对疫区人员需求精神科医生的专业优势对于疫区很多被隔离的病人尤其是轻症病人而言,治疗本身并无特效药,甚至无需打针吃药。然而,这一群体在被确诊并进行隔离治疗的同时易产生应激情绪反应,存在心理上的需求,需要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相比于其他专科的医生,精神科医生具有较丰富的心理学及人文医学知识,在疏导病人情绪和给予这些病人支持和关怀方面具有优势。具体而言,精神科医生的任务是多层次的:针对一般个体,可给予安慰、教育及认知上的科普;针对存在明显负性情绪者,可开展个案层面的心理治疗及团体心理治疗;针对更严重的病人,可能需要开展药物治疗或精神科其他的治疗手段,甚至住院治疗。简言之,精神科干预需要按层级,从健康教育到心理疏导,再到精神科的综合治疗。实际工作中,我们精神科医生首先务必做好自身的全面防护,避免自己被感染,以保证救援的效率及战斗力。疫情之下,精神科主要面对的问题是焦虑、恐慌、情绪失调甚至抑郁等临床常见问题。此外,个别病人也可能出现冲动、攻击、自杀等过激行为;这些病人往往具有一定的疾病基础,如对疾病存在极大的恐惧感,或是认知上的冲突。针对这些病人,建议尽早识别和干预,将风险降至最低,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精神科常规处理。精神障碍病人面临实际困难干预应科学与人文并重疫情管控之下,精神障碍病人的治疗面临一系列实际的困难,如就诊和取药。例如,对于病情稳定的慢性病人,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风险,医院;然而,这些病人的确存在取药的客观需要。因此,可通过延长单次处方的时间,以降低患者的取药频率,方便病人在家治疗,减少病情复发。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于2月2日发布《关于优化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推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以疫情防控为第一要务,出台相应便民举措。疫情期间,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支持医疗机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病人到医疗机构就诊配药次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医院医生评估后,支持将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保障参保患者长期用药需求。相关惠民便民政策及举措旨在减少出行保障安全的同时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药,以此维护社会稳定;精神疾病同属于慢性疾病,同样需要坚持长期用药,因此这一政策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同样重要。与此同时,我们务必要向病人强调的是:医院取药存在不便,疫情期间也不可自行停药、断药、减药;减停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无需调整时则应维持原有治疗方案。医院虽处于特殊时期,一些医生奔赴前线支援,但仍有医医院的运行。病人需要在做好安医院取药,医院和医生的专业帮助。此外,对于病情较轻、已通过服药实现病情稳定的病人,也可通过网络、电话等平台获得医疗服务。例如,医院已开通了网络咨询,病人可在问诊平台上找到面诊医生并进行沟通。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手段,以解决医院的病人的需求。然而另一方面,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其内在规律;即便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病人也可能新发精神障碍,存在较高风险。例如,近期有门诊病人在家中存在自杀倾向,这些严重的病人不属于慢病范畴,需要住院治疗。建议这些病人及时就医和治疗,降低潜在风险。疫情之后精神科医生应有所作为目前,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仍是控制疫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们应很好地分析整理很多数据,希望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以及总结成功案例和政策,以采取更好的措施帮助国家和社会应对未来的类似事件。除了帮助患者解决精神心理问题之外,精神科可能还需要与其他机构合作,包括政府部门,通过平时开展有效的公共卫生教育,从根源上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这种公共卫生教育不仅只针对病人及大众,也应包括政府公务员,他们也需要拥有健康及公共卫生理念,以更好地应对日后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问题。精神科不仅仅是治疗一个病人,而是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zlyy/982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