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用精神药物治疗哮喘!真有此事?
有,而且就刚刚发生在18岁东阳女孩身上,她的教训告诉人们:病急切莫乱投医!
1
病急乱投医,哮喘久治不愈被当作“精神病”!
看了6家医院,治疗整整2年多,东阳18岁高中女孩张丽丽(化名)的胸闷症状始终不见好。
小张年纪轻,还是个高中生,原以为就是普通的小病,没想到小病一治就是两年,跑的次数多了,找的医生多了,小张渐渐觉得自己得的不是小病,是“怪病”。
究竟是什么病,什么症状,让小张如此耿耿于怀?
并无其他症状,就是胸闷。18岁的年纪,怎么就惹上这种“老人病”了呢?
当时,医院都按心脏疾病去查,结果却都正常。
找了不同的医生,治疗不尽相同,但结果都是惊人一致,收效甚微,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最终,医生开始怀疑,小张是否属“癔原性疾病”,也就是由于心理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心理障碍。
小张也开始胡思乱想,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医院,开始接受精神治疗。
不料,精神药物越吃越不对劲,嗜睡、精神状态不好、学习也受到了影响,家人也跟着紧张,以为得了治不了的怪病。
尽管闹心的疾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并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
随后,小张来到医院呼吸内科,找到了吴允华主任中医师,将自己漫长的治病史倾盘托出,医生建议她,接受住院治疗。
没想到,经过详细地诊断,小张患的是典型的变异性哮喘。
让人不解的是,这病根缘何如此难找?这一次,真的找准了吗?
2
专家:治病须“较真儿”,当心哮喘爱“乔装”
原来,一般的哮喘并不难诊断,小张的病之所以扑朔迷离,险些按照精神病治疗,一是病急乱投医的结果,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哮喘也会“乔装”。
原来,小张所患并非一般的哮喘,而是胸闷变异性哮喘。
吴允华介绍,胸闷变异性哮喘是我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哮喘病,也是一种曾让多个学科专家束手无策的“怪病”。
称其为“怪病”,是因为患者既没有传统哮喘病人喘息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也没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在肺部听诊时也听不到哮鸣音。
其典型特征就是胸闷,即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
这种病极易误诊,即使在今天,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较真儿的精神,也很难识破胸闷变异性哮喘的庐山真面。
那么吴允华又是如何做到明察秋毫之末,诊断无误呢?
原来,吴允华发现了患者的“小秘密”,经过详细了解,小张有运动后发病和胸闷的细节,这让吴允华推翻了此前多家医生的诊断,推测可能是胸闷变异性哮喘。
随后,经过专业的试验检测,果不其然,完全符合哮喘的特征。
找到了病根,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让小张的病很快有了起色,原来误以为是“癔原性”疾病,险些误了大事儿,如今小张病情控制稳定,早已走出疾病带来的阴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