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话“菜花黄,痴子忙”说的是春天是油菜花开的季节,也是精神疾病易发作或者易复发的时节。据统计:每年2~4月份是精神疾病的好发季节,故春季做好预防精神疾病复发非常重要。
春季病情易发作或者复发
重要原因与气候环境及睡眠质量有关。一是“春天脸,时时变”,气象的变化无常可扰乱人体的生理机能,精神疾病患者对这些气象变化较常人难适应,容易出现机体平衡失调,导致病情复发。二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人体也进入代谢的旺盛期,这时期易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调节失衡,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人的情绪,因而易引发心理疾病。三是春季气压低,易引起脑内及体内外分泌失衡,使人情绪焦虑、抑郁、狂躁等。四是春风频率过低,极易产生次声波和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减少,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紧张、压抑、疲劳等,诱发精神、心理疾病。五是春雨连绵,日照减少,这又是焦虑、抑郁症的外部促发因素之一。六是春困使人心身疲劳,影响睡眠质量。
如何做好春季预防病情复发
一要坚持服药:停药是病情复发最主要原因,调查统计约60-70%精神病患者在1年内复发,约90%在2年内复发,复发主要原因是患者或家属认为“没有病”或者“病好了”而停药。患者和家属需清醒认识到,精神疾病几乎都是慢性病,药物维持治疗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法宝。
二要定期复诊:家属要定期带患者复诊,复诊建议要相对固定的主诊医生,以便熟悉病情保持治疗连贯性,定期复诊并非单纯来开药,复诊时要多向医生咨询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患者病情一旦出现波动,要及时复诊以防病情加重。
三要规律生活:春季睡眠尤其重要,每天最好要有7-8小时;生活、起居、饮食保持规律,要适量运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工作劳逸结合,适当做家务。
四要家庭照护:家庭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属要做到:监督服药、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及时心理疏导,排忧解难;陪伴患者就医,和医生及时沟通,成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为患者提供和睦温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五要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社会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精神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常见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社交技能、生活自理技能、药品自我管理技能、运动技能、心理自我调节技能等。康医院和家庭共同参与,根据患者情况,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地开展康复训练。
六要早察复发:病情复发常常有先兆,要尽早觉察。常见复发先兆症状有1、睡眠改变,如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睡眠不规律等表现,也有的患者会表现为睡眠过多;2、情绪改变如烦躁易怒、紧张恐惧、沮丧悲观、焦虑不安、情绪亢奋或低落等;3、行为改变,如冲动、伤人、毁物、活动增多或减少、疏远他人、生活懒散等;4、进食改变,如食欲减退或亢进、过量饮酒等;5、精神症状波动,如敏感多疑、自语自笑、否认有病,拒绝服药等;6、既往发病时精神症状再次出现,如凭空听见有人说他,坚信有人跟踪、监控、害他等。
病情出现复发,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及时就医,家属应带患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接受住院治疗。其次,如果确实暂时没办法及时就医,则要尽快电话咨询主诊医生意见,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加大药量,同时要加强监护,随时反馈病情。如患者病情波动和外界环境有关,建议尽可能恢复原有的生活状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们的院训
厚德精医,务实创新
关爱心灵,共建和谐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