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这边对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的诊断主要还是基于临床观察,辅以家长和学校对患儿行为的量表式评估。不典型的情况以及合并其它认知学习障碍的患儿我们会转诊去神经心理学评估科做更精细的认知和注意力相关的测试。如同在前文里提到过的,无论就诊原因是什么,儿童精神科的全面评估是必要的,这能协助我们进行鉴别诊断,比如对于ADHD我们需要排除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焦虑和情绪障碍。一旦诊断明确,我们需要和家长来协调治疗方案。ADHD的药物治疗对多数患儿是比较有效的,欧洲比较常用的依然是哌甲酯类(根据短效,长效,生物利用度的差异衍生出不同药物)与托莫西汀。ADHD患儿社会交往和情绪调节能力相比同龄人更不成熟,行为冲动,可能与前额叶控制功能发育相对延迟有关。患儿用药期间,医生应该协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辅导与心理支持。
很多家长担心长期用精神兴奋性药物会产生依赖,其实很多研究都表明,未经治疗的ADHD患者反而更易去寻求精神兴奋性药物(包括毒品)来改善症状,使用正规治疗能大大的减低使用非法药物(毒品)的风险。药物治疗常常需要延续到青春期甚至青春后期,随着患儿前额叶功能发育日趋成熟以及他逐渐建立的行之有效的在日常生活中改善注意力的个体化的应对方式和行为情绪管理办法,可以考虑逐渐减量与停药。
哌甲酯类的药物一般只用于6岁以上的患儿,但是近年来低龄的ADHD患儿越来越多,欧洲很多家庭医生和儿科医生也放宽了开药的年龄限制。我个人觉得,在低龄的患儿,这类精神兴奋性管制药物需要慎重使用。我们团队曾经遇到过几例5-6岁之间严重多动和冲动伴有很多行为问题的患儿,非药物治疗和家庭疏导完全没有效果,学校家庭都精疲力竭,行为管理的失败继而导致更多行为问题,恶性循环,在尝试了小剂量的哌甲酯之后,患儿冲动行为减少,能够对外界给予的指令进行应答和反馈,家庭生活质量得以大大改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家庭这个系统自身对患儿行为管理和支持的能力。但是,这些都是个案,对6岁以下患儿进行药物治疗需要极其慎重,因为我们对低龄患儿使用这些药物的安全性所知甚少。
近年来,也有很多针对ADHD的电脑软件辅助的注意力调控训练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被不断尝试,但是目前它们的疗效还没有在欧洲达成临床共识(医疗保险未接受),所以也没有广泛应用。医院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科Bader博士曾使用脑功能成像技术揭示他们开发的电脑软件辅助的注意力调控训练能显著改善ADHD患儿前额叶的成熟。我们需要继续如何治疗白癜风快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