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丨春季抑郁症你了解吗

春/意/正/浓

春意暖暖袭来

也不要忘记预防疾病呦

春天应知道

专家表示,春天是人们心理和精神上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抑郁症和精神病高发的季节。民间有句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指的就是这个现象。

三种抑郁症对症早识别

典型的抑郁症并不难识别,但多数抑郁症患者并不总是表现为终日唉声叹气、以泪洗面和寻死觅活。许多抑郁症的表现形式不易被察觉。

“微笑型”抑郁

这类患者虽有抑郁的主观体验,但在旁人面前却总是有说有笑,旁人很难察觉到他是“强颜欢笑”。

“勤勉型”抑郁

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往往做事提不起精神、不愿动、工作效率低,而有些患者却表现为“工作狂”。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终日忙忙碌碌,最怕“闲下来”。

“隐匿型”抑郁

以躯体不适为主,抑郁情绪却不明显。这类患者多辗转于内、外科求治,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有些被误诊。这类患者在我国较为多见。

上述几种抑郁症由于不典型,故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使病人长期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故早期识别非常重要。

药物、心理双管齐下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唐登华认为,治疗抑郁症一般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通常,每种药物疗效均在60%—80%左右。急性期治疗症状消失后还需4-6个月、剂量为治疗量的1/3-1/2的维持治疗;复发者需长期服药,发作3次以上者可考虑终身服药。

发作性急性抑郁症患者70%-85%可明显或充分缓解,其中有40%只发作一次,15%-20%处于慢性。急性、年轻患者、无家族史者、无人格问题者、无躯体疾病者、社会支持良好者,治疗及时、充分则愈后良好。

他建议,抑医院心理门诊或神经内科就诊,医院通常设有相关的门诊。

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后者需要患者对抑郁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和接纳,需要患者改变认知,完善个性。同时,还需要社会支持,患者需要更多的陪伴。

躯体症状消抑郁不算好

医院心理科主任洪宝瑟认为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存在一个整体治疗的问题。她对记者讲述了一个病例:一位患有严重抑郁症的29岁的男青年,经过服用药物和配合心理治疗,其作为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已完全消失。

从临床医学角度讲,他的病应该说已完全好了,但仍是整日待在家中,不与外界交往,更谈不上工作与自立,生活起居仍要由家人照顾。

世界卫生组织在重新定义“健康”时,将“与社会协调的良好状态”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洪主任因此认为,男青年的躯体症状消失了,但未能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恢复其作为社会正常人的生活,就不能算是完全康复,而是只治疗了一半。这种“治疗半截”的情况在我国心理、精神疾病的治疗中还很普遍。

有无抑郁症自查也重要

抑郁性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有无原因的持续疲劳感;言语动作迟钝或易激怒;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内疚;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下降;性欲明显减退。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并持续两周以上,便可断定为抑郁症。

排版丨杨艺琳

图片源于网络

文字来源于人民网健康报

责编丨李湾陈小晨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ystl/984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