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飞速发展,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我国精神疾病患者逐年增多,但仍有不少患者和家属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旦患病,得不到及时且专业的医疗救治,治愈率就会大大较低。
精神疾病的这些误区该纠正了
×精神疾病就是精神分裂
√失眠、抑郁问题等也是精神疾病
医院就诊的,也并非都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医院的门诊患者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比例约为30%,其余则为抑郁、焦虑、失眠等。
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精神方面有问题,还有人认为自己的症状是因为近期太累,休息几天或忍一下就过去了。因为缺少精神疾病知识,所以在出现症状时就没有及时就诊,还有些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偏颇,担心被周围人歧视等,不医院就诊。
×治疗后不稳定最好少接触
√不少患者治疗后可回归正常生活
有些精神疾病常常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不少患医院就诊多次的。因而医生会建议患医院就诊。
至于治疗效果,这要取决于具体的病种。“一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过治疗,情况可出现明显好转,只是相较于普通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时间稍长。”对部分躯体疾病来说,及早进行心理干预,也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不少患者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和状态,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不同年龄段常见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的范畴比较广泛,除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重症疾病外,还包括睡眠问题、焦虑、抑郁等。下面就列举一些不同年龄段常见的精神疾病,大家可以多多注意!
婴幼儿(0-3岁)
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4-12岁)
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
建议: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青少年(13-18岁)
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
建议: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19-55岁)
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
建议: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55岁以上)
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
建议: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及时医院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疾病的最可行方法,望广大群众能正确的认识精神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不可听信偏方,盲目服药,导致悲剧发生。
个人简介
申杰,男,副主任医师,现任心身科疗科主任,三门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名誉会长,心理治疗师,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治疗工作,.先后到湖南医科大学精神病研究所、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进修学习,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年荣获三门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年荣获三门峡市科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坐诊时间
.03.31(周三)
08:00-12:00
个人简介
胡亚丽,女,主治医师,现任心身医学科一病区主任,河南省睡眠医学会会员,三门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曾多医院医院学习和培训,曾在河南省中医学院参加转岗培训,并获得“全科医师证书”。对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及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擅长神经症、精神分裂症、躯体疾病伴发精神疾病及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及康复治疗。
坐诊时间
.04.04(周日)
08:00-12::00-17:30
供稿:杜新月
编辑:王伟娜
审核:胡亚丽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