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积极时刻热爱生活”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心理疾病这个词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陌生的。每当人们提起这个词,首先想到的都会是“精神病”和“抑郁症”,而不会去思考平日容易引起的心理疾病。
实际上,现代社会之中,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都是不健康的,只是因为病情比较轻微,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而痊愈,因此很少有人会发觉。
也可以说,基本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状态,已经算是精神疾病了,下面介绍四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1.正常癖这个词语看起来有些让人难以理解,所以,“正常癖”指的是什么呢?
简单点说就是,太过遵守社会规则,甚至已经到痴狂的地步,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能严格按照指定的规则进行,不允许个性化出现。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发现自己站在了大多数人的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了。”
正常癖患者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们看起来就像是被人操控的提线木偶一般,一举一动都十分格式化,像是一台永远不会停止,也没有感情的机器。
如果出现一些能够打破他们规律的外界因素,正常癖患者将会感到极度崩溃,并且陷入这种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举个例子,有一个人每天都会在晚上十点钟躺下入眠,若是出现某种情况让他们无法在规定时间中安睡,那么他们一整晚都会非常焦灼,陷入自责的情绪之中。
2.强迫性重复有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后发现,人类早在幼年时期就能够“重复”,当他们体会到开心或者是难过之后,会想要在之后再次体验这种感觉。
举个例子,有些人因为对方伤害了自己而选择分手,可是因为太过伤心而冲昏了头脑,即使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还是盼望能够破镜重圆。
常常有人说:“幸福的时光总是各有不同,而不幸的时刻却每每相似。”
对于那些强迫性重复患者来说,那些旧的、让他们熟悉的事物比起真正愉悦、暖心的事物更能让他们收获安全感。
所以,他们将自己一遍遍放置于其中,反复体验这种感觉。直至对方忍无可忍,不想与他们再这样下去,这时,这种体验就再也无法带给他们满足感,也才能够真正清醒过来。
3.分离型落魄这个名词看起来,就会让人们联想起“人格分裂”。
实际上,分离型落魄指的是人们在遭遇重大变故之后,所出现的应激反应,他们会感到非常害怕,并且自我怀疑,比如“我到底是谁?”“我是不是真正的我”等等。
分离型落魄属于精神层面的落魄,而不是我们平日常说的外在感受。
人们从自己的父母身上找到归属感,可是,当他们开始怀疑自我时,就会断开与父母的联系,自此,在他们心中,父母和普通朋友并无不同。
然而,父母所带来的归属感是最为原始的,也是最为温暖的,当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时,他们很难再有安全感,如同行尸走肉般生活,像是失了魂魄。
4.性情绪转移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心理学家中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而他所提出的理论中,往往与“性”离不开关系,在他看来,几乎每种心理疾病都与“性压抑”有关。
在他的观点之中,认为性是原始且纯粹的,属于一种心理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却总是被压抑,因为在大众认知中,这样做是对的。
所以,致使其深层次潜藏的真实情绪也被压抑,出现心理问题也是能够理解的。
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曾经提起过一位精神病患者,这位女性将自己的父亲当作了性幻想对象,这是十分不符合伦常的。
因此,为了控制自己的性情绪,她将为自己治疗疾病的医生作为承接人,把对方当作了自己新的性幻想对象。
她通过潜意识完成了这个转变,并且没有被自己本人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性情绪转移”。
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加入我们
共同提升
积极时刻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