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误解精神外科手术治疗前,这6大疗效您真

中秋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740834.html

(精准脑科医生任廷文博士)

--

脑立体定向技术是一种治疗难治性精神病非常有效的方法,甚至是部分药物难治性、反复发作的救命手段,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脑立体定向技术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但仍然有部分人对于手术治疗精神病还是会有所误解,在此,站在家属立场上,简述“精神外科”能帮助患者解决哪些问题。

上世纪的偏见

上世纪手术治疗的后遗症还记在心中,须不知该手术早已被淘汰。手术治疗精神病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是精神外科的早期年代,那时手术部位是大前额叶切除,疗效不好,5%的病人会出现痴呆,受到广泛批评和指责,虽然陈旧的“大前额叶切除”早就被淘汰,但是手术所产生的后遗症一直被人们牢牢记在心里。

如今,精神外科的发展已今非昔比,人们对它的正确认知却很少。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脑立体定向技术已发展到第五代,疗效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不良反应亦有明显减少减轻。

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也全面放开,但因医学教育与医学普及不够,精神外科一直在精神病医学教育中是空白。同时,更重要的是,精神外科的开展,离不开专业的功能神经外科医师和高精准的设备、技术,医院是难以开展的。所以导致“精神外科”仍不被很多人所了解。使本应更多更好地造福患者和家属的技术养在深闺。这不能不说是那些仍为精神疾病没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所折磨的患者和家属来说是极为遗憾的!

“精神外科”能解决哪些问题

(一)精神疾病治疗问题所在

1.药物是治疗精神病的根本方法,但病史较久的患者因长期服药从而产生“抗药性”(耐药性)虽足量、足程用药,但药效差、症状无法改善。

2.精神病难治,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拒绝服药容易加重病情,甚至无法控制;而长期药物治疗会带来副作用,如导致肝功能异常,肺炎和激素异常(月经紊乱或闭经)、肾囊肿、糖尿病等疾病。医院忽略了因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身体脏器的二次损伤。

3.因疾病本身引起“自知力缺失”患者拒绝治疗、就医等。

4.给精神病人家属带来身心压力。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患者会出现辱骂、毁物伤人等行为给社会产生诸多潜在威胁。同时受疾病影响,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二)如何化解问题

针对一部分“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是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而且手术治疗的优势在某些层面上要优于药物治疗。我们将病史超过三年以上且足量、足程用药6个月以上的患者,年龄达到18周岁,作为手术最基本条件。

“精神外科”治疗精神病的几点优势

1.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疗效并不比药物差,包括慢性精神疾病,对药物已完全无效的病例;

2.手术治疗见效快,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即术后病人清醒后即可见大部分症状可消失;

3.缓解比药物治疗更为彻底,少部分病人术后就可恢复自知力,而后甚至不服药也会自行完全缓解,包括精神病和阿片类药物依赖,故我们认为手术有“后续效果”;

4.不良反应可预测、可控制、可接受、可恢复或可消失;

5.对于癲痫及癲痫所致精神障碍、人格改变,手术效果是药物或其他外科手术无法比拟的,或者说其疗效具有独特性,可同时治疗;

6.对于药物依赖、人格障碍等本身无有效药物治疗的疾病,手术是替代治疗,而对于有药物治疗的疾病,手术能提高对药物的敏感性,原来无效的药术后可能有效。

“精神外科”的疗效与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发现精神疾病与大脑边缘系统上的神经核团(主要有:杏仁核、扣带回、内囊前肢、中央隔区、伏隔核、尾核下束、眶束、额束等)的分泌、调节、传导有着密切联系,一旦出现传导异常,就会引发精神异常、情感异常及行为异常等精神疾病症状,正是如此,脑立体定向技术也应运而生,并且到如今已发展到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

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原理:通过DTI、MRI、CT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对边缘系统异常神经核团进行多靶点定位(误差可控,仅在±0.01mm),通过微创手术(仅需在头部取1-3cm左右的小切口)对神经核团进行调控,达到控制和改善精神症状的目的。

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微创、安全、高效,是精神外科微创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我们的任廷文博士是国内完成脑立体定向手术最多的青年专家之一,在手术治疗上累计丰富的经验,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余例脑立体定向技术。手术对顽固性的幻听、妄想、思维紊乱、消极观念、自杀行为、兴奋冲动等疗效显著,术后患者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社会功能逐步恢复并回归社会,开始正常人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ystl/981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