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复杂性,各国遗传学者一直没有发现确凿的致病基因和致病突变。不过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对精神病的病因、治疗等临床研究一直没有停歇过,由此发现并总结出几组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因素。
精神刺激:刺激性生活事件在疾病发生中究竟起了些什么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刺激性生活事件触发具备精神病患病素质者的症状并使其出现得更为明朗。
生理原因:多巴胺假说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说。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A)神经递质的作用得以改善精神病症状支持这一假说。
遗传:较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而且血缘越亲,潜在罹发率越高。
体质因素:精神分裂症病因与体质、神经类型有很大关联。临床发现精神分裂症多发生于内向型、弱而不均衡型或弱型+艺术型,或瘦长型,这就是所谓的分裂性气质。
环境因素:通常在生命早期发生的一些环境因素似乎增加了患精神病的危险。这些精神分裂症病因因素包括母体严重营养不良、妊娠期内的病毒感染和围产期的脑损伤等。此外,青春期延迟的临床表现进一步把重点集中在神经发育的作用和受损突触的可塑性上。因此,精神病的发生与复杂的遗传影响和环境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从而主宰大脑的成熟过程。
总之,精神分裂症病因有多种,究因论证、依症施治是有效医治该病的前提。
温馨提示: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
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未彻底缓解之前不宜结婚,这样会增大加重或恶化病情的风险。另外,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说,处于哺乳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2、患者会对亲人不理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讲卫生、言语缺乏、不与人交往等。发病时狂燥不安、偏执、抑郁、恐惧焦虑、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
3、有不少人死亡的原因就是患有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时,容易出现严重抑郁情绪,从而引起自杀想法;当出现幻觉,患者可听到有人命令他自杀或者觉得周围有人要加害与他,走投无路下只能自杀等;独居或得不到安慰容易自杀;药物滥用导致身心疲倦着也容易自杀。
4、患者会出现一些根本没有根据的想法,比如,自己的配偶出轨,怀疑别人想加害他,当听到议论会觉得是在指责他,看见奇怪的影像,闻到不愉快的气味,尝到食物中有特殊的气味等一些虚幻的知觉,以至最终悲观绝望而自杀,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精神分裂症怎么护理
1、尊重爱护患者:如在患者面前避免高人一等,要谦虚、热情、亲切地对待患者,切忌歧视、讽刺、戏弄患者。要爱护患者,不能拿发病期的病态言行,作为笑料的内容,要使其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2、耐心:由于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心情不好,容易出现情绪激动、待人暴躁,甚至谩骂他人。对此,应保持冷静、避免与之争论。要宽慰谅解他们,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给予满足,不能办到的事应予耐心解释,避免强迫命令,不要许愿和欺骗患者。
3、及时解开心结:有的患者在发病期间,与亲属有过无理言行,家属感到非常的委屈,患者感到很内疚,此时要向对方进行解释,以便相互谅解,要主动沟通彼此间的感情,为将来患者与亲人,和睦生活奠定基础,为使病情长期稳定做好准备。
4、培养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由于精神病有较长时间的巩固,治疗阶段,所以,住院时间一般需要几个月不等,加上服用抗精神病,的一些副作用,不少患者总觉得康复期力不从心,易疲乏,对外界感到生疏,怕不能适应将来的工作、生活。这时家人应,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活动,如做一些较轻而又安全的劳动,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逐步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新页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