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疗法是目前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不断改善,减轻了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痛苦,20世纪初的那些治疗方法造福了后代却苦了当时的病人。
20世纪初主要治疗精神病的方法有侵入性手术法、电击疗法、前额白质切除术和胰岛素休克疗法。
1、侵入性手术法
在20世纪初,主流的医学观点认为任何疾病都是由致病原引起的,精神病也不例外,精神病学家认为,精神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体内(除大脑以外)的某些部位分泌出大量毒素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大脑导致的。
因此精神病学家就开始用实践来“论证”他们的观点。他们首先开始尝试拔除精神病人的牙齿来清除感染源,如果不奏效就切除他们的扁桃体,还不行?那么患者就要跟他们的睾丸、卵巢、胆囊还有结肠等说再也不见了。由于当时还没有抗生素,近一半的患者很快死于手术感染,甚至直接丧命于手术台!如此惨无人道的方法跟古代酷刑有什么区别!
2、电击疗法
电击疗法是目前电休克疗法的前身,它的灵感来自于精神学家在参观屠宰场时,看到人们宰杀动物之前都会先将其电晕,精神学家发现用电刺激比用药物更容易诱发痉挛,且较少出现诱发失败或痉挛反复发作的情况。
20世纪30年代末,第一次电击疗法开始,患者身体僵直,大声尖叫,结束之后医生讨论是否加大电量时,患者一改往日疯言疯语,严肃且逻辑清晰地拒绝医生的提议。医生并未动摇,仍旧加大电量,患者痉挛发作,停止呼吸长达40秒,醒来后出现了短暂失忆。这是电击影响短时记忆的第一个例证。
到了40年代初,随着电击疗法的逐渐普遍,弊端开始显现:电击导致的肌肉痉挛常常会导致患者骨折,就算使用束缚带,或是让医护人员控制他们的四肢也无济于事。
后来一位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建议在电击之前给患者注射肌松剂——南美箭毒,注射南美箭毒可以使强烈的痉挛变为松弛的肌纤维颤动,问题才得以缓解。40年代末,为了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肌松剂改为了更为安全的美索比妥钠。
直到今天,医生在实施电休克疗法之前仍会给患者注射肌松剂和麻醉剂,经过不断地研究和改良,电休克疗法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作为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其效果如何,大部分精神病学家给出的答案是:不知道。
下期小健将继续跟大家分享不为人知的前额白质切除术和胰岛素休克疗法,深刻揭秘当年精神病患者治疗疾病所承受的痛苦。(相关阅读:精神分裂症为何要维持治疗?怎样才能不复发?)
寻求文章推广、广告合作请与我们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㈠ソ闄曡タ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