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速读提示
1,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超过万,占总人口的1.23%。
2,“由于精神疾病容易复发、加重的特点,病人对精神科医生,特别是精神科里同时在做心理治疗的医生的依赖性更强,远比其他科室明显。”
3,医院,护士流失的比例更大。一名精神科护士比医生重要,这在精神卫生领域是共识,而更多的压力实际上是护士来承担的。
4,让医院更加担心的是,很多医生会将“疑难”患者留下,将“简单”患者带走。“医院就已经出现。”
《等深线》记者孟庆伟北京报道
贵州“携64名精神病患出走”事件尚未有官方调查结果,近日,武汉又出现一精神医学科主任因多点执业被免职疑云。
在舆论看来,两位精神科主任都在尝试“飞跃”现有的禁锢,前者成功出走,而后者则在回到一线岗位后期待人事制度新的“飞跃”。
业内人士接受《等深线》(ID:dpthpapr)采访时表示,这两个医院之间的诸多争议,实则折射出整个医疗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医院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多元化办医等多项改革所遭遇的困境。
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在新旧体制衔接、交替的过程中,改革必将面临阵痛,而这种阵痛或将倒逼医改进程。
尝试“飞跃”的两位主任
胡医院,但他被免去了精神医学科主任职务,在领导岗位上任职6年后,重新回到一线。
“我调了科室,现在心理科工作,上班没有受到影响,只是行政职务被撤了。”胡一文说。
近日,武汉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胡一文自医院免去了科室主任职务。医院称通过暗访并医院兼职,按照多点执业的规定,胡未医院报备。医院允许的兼职是“医院医院牟利”。
和胡一文相比,杨绍雷的举动被舆论称为现实版的“飞跃疯人院”。就在不久前,医院精神科主任杨绍雷携64位精神病患在未办理离职手续和出院手续的情况下,集体“跳槽”医院(以下简称“贵阳六院”),一同出走的还有科室大部分医生和护士。
“我就跳个槽,怎么弄出这么大动静?”医院一纸公开声明,杨绍雷或许不会这么“火”。
但在医院看来,“这是一起有计划、有组织、严重侵犯监护人知情选择权、恶意违反医务人员执业操守、恣意践踏行业良性竞争规则、极大伤害医院利益、伤害医院人感情的恶性事件。”
随着深化医改和医师多点执业的推进,医生“跳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精神卫生这个领域出现这么大规模的医生、病患集体“跳槽”,业内认为还是第一次。
“由于精神疾病容易复发、加重的特点,病人对精神科医生,特别是精神科里同时在做心理治疗的医生的依赖性更强,远比其他科室明显。”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彭旭告诉《等深线》(ID:dpthpapr)记者,医院的选择,只要是对病人没有危害,且治疗条件更好,精神病患的监护人一般都会赞同。
这其中,医生的建议起着主要作用。
杨绍雷向媒体称,医院环境还是发展平台都比医院要好,这对病人和他一手带的科室团队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
《等深线》采访的多位医生都表示,相比其他科室,精神科并不是收入高的科室。但按照杨的说法,64医院一年带来的毛利润不止万元。
相比病患的有形创收,在精神科执业医师短缺的情况下,医生,尤其是高年资医生的价值或许更有竞争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早先公布的数据称,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超过万,占总人口的1.23%。
然而,如此庞大的人群背后,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供给却面临不小的缺口。
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斌曾表示,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仅1.49名精神科医生,这个数据不仅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中处于偏低的水平,即便是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偏低的。
彭旭告诉记者,目前精神科医生中,高年资的医生缺口相对更大,整个医生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
而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刘强看来,能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心理治疗师相对更匮乏。同时,一般的精神科医生偏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能治疗开放式病人的医生更紧缺。
《等深线》记者注意到,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均难以满足需求的现状。近两年,山东、湖南、福建、宁夏等多个省份都曾提及要提高精神卫生的服务能力,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
以湖南为例,年,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副处长李孝君曾公开表示,湖南省仍有47个县市区没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多集中在边远贫困地区。据了解,到年年初,湖南省累计检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4.4万人。
按照官方统计,我国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高达83.6%,患者贫困率达55.3%。而实际的情况是,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县区没有精神科专业机构。
刘强告诉《等深线》记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病患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地来就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占用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重要的还反映了地方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不足,以及病患对当地医疗实力不够信任。
然而相矛盾的是,杨绍雷事件中,一边是精神卫生整体供需不平衡,另一边又是患者资源被争抢。
“精神科不过是一个点,背后反映的是医疗行医院对人才的垄断。”一医院负责人向《等深线》记者表示。
编制利益“绊脚石”
“医生是一种职业,一种技术人员,医院的私有财产。”胡一文认为,医院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对职工在外兼职横加制止,这是现在“多点执业”最大的阻力。
“这种博弈,根本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医院负责人向《等深线》记者坦言,中国绝大部分医生资源,尤其是医院。
作为新医改以来重点推进的人事改革,年的新医改方案中,便要求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鼓励地方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改革意在盘活现有医疗资源,尤其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即推动医生由“单位人”向“职业人”转变。
医院多为事业编制,一方面,财政拨款与编制数量直接挂钩;二是职称的数量是以编制为基数计算,编制越多,职称配置也越多;此外,福利制度也向事业编制有所倾斜。
过去,编制制医院的重要手段,但当医改走向“深水区”,多项改革协同推进时,编制却成了“绊脚石”。
“这几年,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医院、社会办医等单项改革的推进。”年,时任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曾指出,医生由“单位人”向“职业人”转变,首先需要迈过编制这道坎儿。
多点执业,被认为是撬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切入口。我国从年开始在广东试点多点执业,如今已开始推向全国。从政策看,国家不医院流动,也可以向有需求的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流动。
但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显示,年底我国有注册执业医师万多人。那么据此测算,注册多点执业医生的数量占比仅为1.6%。
有分析认为,多点执业政策遭遇执行难,落实的情况远低于预期。曾有分析认为医院,但医院的管理者也有苦衷。
“政策上说要给多点执业的医生制定考核任务,但是临床上很难制定。另外,医院并非全员上岗,很多医生因各种原因无法上岗,医院人手不足。”医院的副院长向《等深线》记者坦言。医院更加担心的是,很多医生会将“疑难”患者留下,将“简单”患者带走。“医院就已经出现。”
但对部分医生来说,医院繁重的工作量,让他们“分身无术”。彭旭告诉记者,由于副主任级医师本就不足,院内工作量又很大,多点执业的医生并不多。
杨绍雷“跳槽”事件,也被认为是“带走了客源”,对此杨并不认可。但事实是,未办理出院手续就离开的64位病患中,最终有60位留在了贵阳六院。
市场化推动医生资源合理配置,但因为医疗行业所具有公益属性,医生的注册和执业还需要政策规范。备受白癜风怎么样治疗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