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医院看病,遭到医生敷衍态度,被惹怒后曝粗口,直指医生不敬业。随后,韩雪在微博上道歉。事件一出,引起网友的广泛 的确,医院,自己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又没有及时向导医等寻求帮助,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是被疾病的表象所迷惑,挂错号、走错科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浪费时间,还耽误病情。
哪些病容易让患者走错门?在不知道自己该挂哪科的情况下,患者应该怎么做?
现如今,不少患者在挂号台闪烁的科室名面前,犯起了嘀咕,不知道该挂哪个科。要是挂错了不仅意味着前面的辛劳白费,还有可能误诊。有哪些病容易让患者走错门呢?
80%疼痛科病人走错门“医院看病就像走迷宫,怎么就有点撞大运的感觉呢?”年轻妈妈小张告诉记者,医院,望着电子屏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科、心内科等科室名就晕头转向。
“挂错号的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了。”疼痛科是所有科室疾病中最易走错门的,这类患者高达百分之八九十,不少病人甚至在其他科室看了两三年才到疼痛科。
有个出现肛门及会阴部剧烈疼痛的女病人,看了妇科、消化科、普外科、肛肠科后,医生都没查到原因,后来被当成精神病在精神病院关了很长时间,几年间花了十几万。而在疼痛科,只花了一万多元便见效了。
走错门有四大原因医院看病会走弯路呢?《生命时报》记者采访发现,这与患者、医生、医院设置、医疗体制等均有一定关系。
“医院肯定是直奔挂号台。上次被热水烫了,直接就挂烧伤科了,可没想到应该挂皮肤科。”小韩郁闷地说,当时真不应该自以为是,要是提前问一下导医人员,或许就能避免浪费一天时间了。
首先,医学是非常专业的,患者能感觉到的往往是不舒服,比如肚子疼、头疼等一些症状,但不同疾病可能会有部分症状相似,要普通老百姓自行甄别不现实。
此外,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个问题。晁恩祥说,有些病人为了求“保险”,同时在好几个医生那看同一种病,治疗一医院、换医生、换科室。其实疾病的确诊也需时间,像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看病方式,对于诊断很不利。
医院越来越细的科室划分,增加了患者走错门的几率。据晁恩祥回忆,在上世纪60年代,医院只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科室,但医院都有几十个。
有些医生只看本科室的病,甚至只看一种病,这对已确诊的患者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对初诊者来说容易走弯路。科室的细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不过美国已开始重新重视综合科室。
如果说患者第一次走错门还能够理解的话,很多人想不通的是,为何在看过医生之后,还会出现第二、第三甚至更多次的弯路呢?这里面其实有两个原因。
一、是疾病本身的复杂性。看病如同破案,碰上疑难杂症,医生也需要一个一个侦破。
二、是中国的医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去为不属于自己科室的病人做甄别。大医院的医生每天看自己科室的病人都看不完,再想要他们帮着判断哪个症状属于哪个科室,至少要问四五个问题,加上诊断越来越重技术,没有检查就很难下定论,这些原因都导致部分医生没有积极性。
这与国外有很大不同。虽然国外也存在看错科室的情况,但多数属于疑难杂症。这是因为患者看哪个科、医院看,都有专业的社区医师把关,并不需要自行判断。
病人得学会看病在不知自己该挂哪科的情况下,为避免走弯路:
一、是看病前多从权威的书上和网上了解相关信息;
二、医院首诊,医院看病时向导医人员询问;
三、是挂号时,可以先挂综合科室的号,如大内科、大外科、骨科、心脑血管科等,并听从分诊人员的安排;
四是若始终不见效,就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提醒其有没有可能是其他科室的疾病,并尽可能多地为医生提供疾病症状和相关信息。
总结了几种容易让患者走错门的病症。不妨对照作为参考1、头疼
①如果能感觉到血管一张一缩,可能是血管方面的问题,应挂神经内科;
②如果是长期放射性的疼痛、多位颈源性头痛,应挂疼痛科;
③如果是头部外伤引起,不论有没有出血,均应到神经外科就诊。
2、腹痛
①若是下腹痛且伴有阴道出血,或者是正处孕期,可能就得挂妇科;
②若是同时伴有尿频、尿痛、尿急等尿道症状,则可能是泌尿外科;
③部分癌症患者的顽固性腹痛属于疼痛科。
此外,胃食管反流症食管外症状约有20%病人走错门,因此若出现咽炎、哮喘等症状,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的,也可能需到消化科就诊。
3、胸痛
由于心脏疾病较严重,因此出现胸痛应首先到心内科就诊,通过心电图等筛查。
①如果胸口或胸前疼痛较固定,向内肩放射性疼痛,有压迫感,且伴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应挂心内科;
②如果是因骨折等外伤导致的,在进行弯腰、侧弯等转位动作时疼痛加剧,可能属骨科;
③若是有持续性胸痛,也可能是带状疱疹感染,属皮肤科。
4、腿疼
腿疼易在骨科、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等科室间混淆,多数属骨科。
①若是膝关节、手关节等全身多处关节出现两侧对称性疼痛,则多归风湿免疫科;
②若小腿肚有肿胀,手指按压会出现疼痛,则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应到血管外科就诊。
5、牙疼
大家都知道普通的牙疼应去牙科就诊,但牙科疾病与耳鼻喉科部分症状较易混淆,有些智齿发炎的患者会感到明显的下颌角肿痛,上火、喉痛等,容易错挂耳鼻喉科的号。
①如果牙痛的另一侧嘴和脸都会感到疼痛、鼻塞等,有可能是耳鼻部感染,应挂耳鼻喉科;
②若总在运动后出现,则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应挂心内科。
不过,诸位专家都强调,医学是门非常专业的技术,凭借自己难以准确判断。看病是门大学问,最医院看病。
医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科室之间也得经常沟通,出诊时多给患者一些指导时间。
彻底解决还得靠医改,医院,让基层医疗机构起到疾病筛查作用,并建立严格顺畅的三级转诊制度,让患者愿意去社区看病,并能依据病情及时得到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