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逐日1练99新增专业科目主

政法干警备考群:格格为你们备考政法干警考试又送福利啦!逐日1练=每天签到,每天都不允许落下哦~~想查看之前的逐日1练,直接回复“逐日1练”便可查看哦~

行测1.据估算,我国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最主要缘由是()。

A.我国的河流水流量都很大

B.我国的河流特别多

C.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而大多数河流又是东西流向,构成了河流的巨大落差

D.我国的河流大多起源于雪山地区

2.以下不属于行政司法的是()。

A.行政诉讼B.行政复议

C.行政仲裁D.行政判决

3.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变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类现象产生的缘由是()。

A.有不同的“父母”的缘由B.基因的重组或突变

C.不同的生物之间的融会D.现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4.行政确认行动的法律效果()。

A.具有后及性B.没有前溯性

C.没有后及性D.具有前溯性

5.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A.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增进经济增长

B.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C.积极培养和规范金融市场

D.强化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6.林冲:《水浒传》

正确选项为()。

A.鲁达:《三国演义》B.崔莺莺:《红楼梦》

C.祥林嫂:《阿Q正传》D.孙悟空:《西游记》

7.飞行员:女飞行员

正确选项为()。

A.运动员:足球运动员B.动产:财产

C.弯刀:刀D.串肉扦:钳子

8.下雨:路滑

正确选项为()。

A.晴天:太阳B.伤心:痛苦

C.失望:高兴D.播种:收获

9.心肠:仁慈

正确选项为()。

A.干净:皮肤B.手指:多少

C.毛衣:丝绸D.胸怀:宽阔

10.射击:手枪

正确选项为()。

A.匕首:刺伤B.子弹:受伤

C.投掷:石头D.失败:回避

1.C本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物理常识,要知道水力资源是指水能,而水能的来源1是水流速度,2是水势落差,即动能和势能,只有C项讲到了“河流的巨大落差”,指的就是势能,其余选项均不是题干缘由。

2.A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行政司法行动主要是指行政复议行动、行政判决行动、行政调解行动、行政仲裁行动,只有A项不包括在内。

3.B现代生物学已研究显示,生物的衍化进程中出现的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变现象一般是由于基因的重组或突变,“不同的父母”或“不同生物的融会”可能偶尔会产生新的物种,但这并不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因此基因的重组或突变是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变的重要缘由。

4.D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进行的肯定、认可和证明。从法律效果上讲,行政确认是对既有的身份、能力、事实的肯定和认可,其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而行政许可的法律效果具有后及性,故答案为D。

5.A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持币值稳定,增进经济增长,其他选项与该货币政策并没有直接联系。

6.D题干中两词是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的关系,“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故选D。

7.A题干中两词是整体与组成部分的关系,选项中“运动员”与“足球运动员”符合这类关系,故选A。

8.D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因果关系,选项中“播种”与“收获”也是一组因果关系词,故选D。

9.D题干中“心肠”可以用“仁慈”来修饰,选项D中“胸怀”可以用“宽阔”来修饰,故选D。

10.C题干中的两个词是作用与工具的关系,“石头”与“投掷”的关系与题意符合,故选C。

文综11.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成立后最早颁布的法律是()。

A.《中华民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12.新文化运动的后期主要是宣扬马克思主义,我国最早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人是()。

A.李大钊B.蔡元培C.胡适D.陈独秀

13.以下不属于“15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B.长春汽车制造公司

C.沈阳机床厂D.大庆油田

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通过“光荣革命”,英国议会颁布了()。

A.《大宪章》B.《大抗议书》C.《权利法案》D.《人权宣言》

15.文艺复兴“美术3杰”中,以善画圣母像而闻名于世的是()。

A.米开朗基罗B.拉斐尔C.达芬奇D.彼特拉克

16.明清(鸦片战争之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昌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点,并分析构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缘由。(14分)

17.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材料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见下表)材料2:《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导,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导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散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帐,因而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根据材料1回答: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______;从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______。

(2)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有哪些不良的影响?(最少2条)(4分)

(3)根据你的视察,在目前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写出一种现象)

(4)请你为公道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出建议。(最少2条)(4分)

18.近年来,我国行政决策新机制逐渐完善,愈来愈多的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应用所学知识回答。

(1)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4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由甚么意义?(6分)

11.B。解析: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3月,中华民国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于年颁布,《中华民国宪法》于年1月颁布,而历史上不存在《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故本题选B。

12.A。解析:李大钊是我国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人。陈独秀、蔡元培与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但不是最早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人。故本题选A。

13.D。解析:15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包括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的建立,大庆油田的发掘与采油产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D。

14.C。解析:A项《大宪章》颁布于年,与题干不符,B项《大抗议书》的颁布,标志着国王与议会的完全破裂,C项是英国光荣革命的成果,从此,国王的权利得到充分的限制,D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产物,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C。

15.B。解析:A项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绘画家与建筑师,其代表作品有《末日审判》、《摩西》等,B项拉斐尔以画圣母像闻名于世,他的一系列的圣母像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的形象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C项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善的代表人物”,D项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故本题选B。

16.

(1)具体表现及特点: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华,出现了《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等作品;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优秀作品问世。这1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穿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点。明代时出现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三部总结性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进展和创新了。特点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技知识。

(2)社会缘由:明代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趋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也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反应。

17.

(1)资源丰富或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或人均占有量小

(2)破坏林木;污染环境等

(3)吃野生动物;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吃快餐用的饭盒;一次性消费品等

(4)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消费品);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等

18.

(1)社情民意反应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有助于决策充分反应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增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行;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忱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感。

民法11.以下关于民事权利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身份权是一种绝对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B.甲要求乙归还元借款,乙宣称根本没有借钱予以谢绝,乙在行使抗辩权

C.债权要求权属于相对权,不具有排他性

D.甲通知乙,宣称双方的买卖合同显失公平,要求撤消该合同,甲在行使构成权

12.李某在孙某经营的饭馆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孙某不知李某的身份和去向。李某酒醒后回酒店欲取回遗忘的外衣,孙某以李某未付餐费为由谢绝交还。对孙某的行动应如何定性?(

)

A.是行使同时实行抗辩权

B.是行使不安抗辩权

C.是自助行动

D.是侵权行为

13.洪湖公司常常派业务员赵某与天际公司订立合同。赵某调离后,又持盖有洪湖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天际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并依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对此洪湖公司其实不知情。天际公司要求洪湖公司实行合同,洪湖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谢绝。以下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洪湖公司不承当

B.洪湖公司应与天际公司分担损失

C.洪湖公司应负主要

D.洪湖公司应当承当签约后果。

14.被宣布死亡撤消后,如被宣布死亡人的配偶还没有再婚,其夫妻关系从撤消死亡宣布之日起(

)。

A.自行恢复

B.恢复,但需办理复婚手续

C.自行消灭

D.一个月后自行恢复

15.以下不属于人格权范围的是(

)。

A.荣誉权

B.肖像权

C.亲属权

D.姓名权

16、论述题:试论一般侵权行为民事的构成要件。

17.案例分析题:张某年满16周岁,靠自己打工生活。张某未经父母同意将自己的卖给李某。其父请法院确认张某卖的行动无效。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该买卖行动是不是有效?

(2)如果后来张某患精神病,被宣布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能否请法院确认张某卖的行动无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1.C[解析]身份权是一种绝对权,但也存在对应义务,义务人是所有人,即所有人负有不得妨碍身份权的权利人依法行使身份权,不得侵犯权利人的身份权的义务。所以A选项毛病。B选项中乙宣称根本没有向甲借钱予以谢绝,属一种否认权,不属抗辩权,抗辩权是以承认对方享有权利为条件的,只是由于某些缘由的存在,可以永久或暂时对抗权利人行使要求权的一种权利。所以B选项毛病。债权要求权属相对权,一般认为它不具有排他效率,只束缚双方当事人,所以C选项正确。构成权是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产生变化的权利。而根据法律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属可撤消的合同,但撤消权人行使撤消权必须以诉讼方式向法院提出,仅通知对方要求撤消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所以不属于构成权,所以D选项毛病。

12.C[解析]《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前后实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实行。一方在对方实行之前有权谢绝其实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实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谢绝其相应的实行要求。”本题中,李某未付餐费与孙某谢绝交还其外衣不属于同一债务,故A项毛病。该法第68条规定:“应当先实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断实行:(1)经营状态严重恶化;(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回避债务;(3)丧失商业信誉;(4)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实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断实行的,应但承当违约。”不安抗辩权是后实行债务的当事人在应当先实行债务的当事人丧失或可能丧失实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所采取的一种暂时延缓实行的制度。本题中,李某未付餐费与孙某谢绝交还其外衣不属于同一债务且不符合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故B项毛病。自助行动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事情紧急而又不能及时要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财产或人身施加的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强迫行动。自助行动与侵权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分,侵权行为所侵犯的是他人财产和合法利益,依法应当承当法律。而自助行动则为法律或社会道德允许,其实不构成侵权。据此,C项正确,D项毛病。

13.D[解析]《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出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动有效。规定表见代理的意义在于保护代理制度的诚信基础,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建立正常的民事流转秩序。表见代理依法产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即无权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实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产生、变更或消灭相应的法律关系。故选项D正确。

14.A[解析]《民通意见》第37条明确规定,死亡宣布被人民法院撤消,如果其配偶还没有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消死亡的宣布之日起自行恢复。

15.C[解析]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本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且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的民事权利,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合称。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主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包括配偶权和亲属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等。

16.论述题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财产权和人身权,并造成伤害的违法行为。

一般侵权行为承当民事时,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1)伤害后果。伤害后果是指由一定的行动或事件而造成的他人人身或财产上的不利状态,包括财产伤害和精神伤害。财产伤害是指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计量的合法物质利益所遭受的破坏或其他不利状态;精神伤害是指自然人因合法人格和身份利益遭到伤害后造成的受害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2)加害行动的违法性。加害行动就是侵权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作为的侵权行为是指实行法律制止的行动,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是不实行法律所要求的行动。

(3)违法行为和伤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作为侵权民事构成要件的因果关系的要求是:客观性、必然性和直接性。客观性是因果关系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存在的客观事实;必然性是指缘由对结果来说是唯一的;直接性是指引起伤害后果的直接缘由。

(4)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行违法行为时,其对该行动将致使的结果所持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预感到自己的行动会致使这类结果,希望该结果产生。过失分为重过失和轻过失。重过失是指基于特定职业、身份和与受害人之间的特定关系,行为人负有较高标准的注意义务,如果行为人连常人的较低标准的注意都没有尽到,从而致使伤害后果的产生,即属于重过失;轻过失是指负有较低标准的注意义务,但已尽到了较高标准的注意,结果致使伤害产生,即属于轻过失。过失程度不同,当事人承当的有别。

40.案例分析题(1)张某出卖的行动有效。根据《民法通则》第11条,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中张某虽然未满十八周岁,但靠自己打工生活,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其买卖行动有效。

(2)后来张某虽被宣布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买卖行动产生在张某犯病之前,所以其父不能以此为由,申请法院认定行动无效。

热门点击

政法干警考试重要时间节点汇总表

这是给你的政法干警最后一点希望

中公杯,全民参与的职业精英就业挑战赛

政法干警上报名流程

政法干警考试









































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ystl/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