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社区医院将有精神科医生

今天,浙江省社区医师精神卫生专业执业范围加注培训班在温州正式开班。社区医生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将拥有精神卫生专业的执业资格。据市卫计委透露,通过2年时间的培训,全市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将至少配有一名具有精神卫生服务资质的社区医生。

3.6万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精神专科医生仅多人

为何要对社区医生进行精神卫生专业执业培训?

市卫计委疾控处处长朱联乐称,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从治疗到康复,医院、社区、家庭三方的努力,而目前我市精神障碍患者的就医存在不少软肋。“精神卫生医生的缺口很大。”据统计,全国16岁以上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率为1%。温州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检出率在千分之四,即3万6千人,“但实际上有很多患者还没有被登记在册。”相对而言,全市的精神卫生医疗资源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全市现有精神医疗机构20家,床位张,精神专科医生多名。这与浙江省十三五精神卫生规划要求的全省每10万人配4.5~5个精神卫生专科医生的目标相距甚远。

社区管理与康复指导是精神障碍患者的第一道防线。但实际上,跟国内大部分地区一样,温州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仍是空白。朱联乐称,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在短期住院治疗、病情稳定之后,其康复治疗和管理主要在社区,但社区医生因为没有精神卫生专业的执业资格,没有办法很好地对这些在家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很好的管理和随访,也没有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这导致这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很好的规范治疗,病情容易反复并发作,严重的甚至肇事,或者有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杀人的事件发生。

一名社区医生的困惑:

面对精神障碍患者无计可施

而承担随访工作的社区责任医生由于没有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也没有精神卫生的处方权,在面对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时,往往束手无策。这一点,龙湾区瑶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蔡志刚深有体会。

瑶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辖区内共有19个自然村,共有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多名,这些患者的随访工作由蔡志刚负责。说是随访,但出了问题,蔡志刚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去年6月,蔡志刚对辖区一名42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阿峰(化名)进行了随访。阿峰的家人告诉蔡志刚,最近阿峰的情绪有点问题,经常跟家人吵架,情绪也变得烦躁不安,还喜欢喝酒。“有可能是药物的剂量不够,或者药物的副反应。”但由于没有精神药物的处方权,对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不了解,蔡志刚只能对阿峰及其家人进行简单的心理安慰。而一个月后,情况会变得有所不同。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见习,考核合格后,蔡志刚除了内科医师执业资格,还将增加一个精神卫生专业的执业资格,“遇到类似阿峰的情况,我就可以进行判断病情变化的原因,并及时调整药物。”

据介绍,温州有32名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责任医生接受了此次培训。

医院主要承担了此次培训班的教学工作。该院防治科科长林春燕介绍,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体系:医院住院治疗,稳定期则到康复站或庇护中心。由精神科医生、护士和社工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进行管理。年7月,医院和温州市慈善总会在鹿城区南浦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心理康复点:成立由社会工作师、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区医生和护士组成的个案管理小组,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和指导。“目前,有17名患者在该康复点进行康复。”林春燕说,上周,个案管理小组发现其中两名患者的情绪出现了异常,心理咨询师马上介入,查找患者情绪波动原因,并做了干预措施。但因为场地限制,该心理康复点最多只能接受20名患者的康复。

要想做好社区康复,还需要扩大精神卫生医生的队伍,而社区医师加注精神卫生专业执业范围就是很好的举措。

来源:温都全媒体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phzl/97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