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满下不下雨,能预测今年夏天或者三伏天是不是特别炎热。你知道吗?小满晴天好不好?小满下雨有什么预兆?
今天是5月21日,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小满节气到来。小满节气是夏季的第2个节日,也是24节气的第8个节气。小满节气在南方来说代表着雨水的多少,在北方来说代表着小麦的成熟度。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这句谚语就说明了南方小满节气雨水渐多,如果小满节气不下雨,那么梅雨季节雨水也比较少。毕竟消灭解气使得南海的暖湿气流带着冲突的水位北上,这才在我国南方形成了梅雨季节。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北方的小麦在小满节气这一天还没有成熟,小麦正处在灌浆期,但是南方的小麦开始收获。即便是到了芒种节气,小麦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也应该在芒种三天后才相继成熟。
不过今年的小麦价格还不错,目前已经收购价格达到了1.65元每斤。从某种迹象上表明全球缺粮现象严重,至少小麦作为主粮价格在上涨。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但是今年山东河南安徽北部等地方,春旱现象非常严重,好多地方小麦已经枯死,尤其近几天气温大幅度的回升,30度的高温持续,会带来干热风的现象。所以有水源的地方,种植户最好要浇水。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天到23号我国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回温晴朗的天气。比如山东,安徽,北部,河南,河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方出现了晴朗天气,而且温度迅速回升到30度以上,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短期升温的现象。这对于北方的小麦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形成干热风,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
但并不是我国全部是的晴朗天气,东北的东北部,内蒙古中部以及我国西南部地区和南方全部有雨,贵州云南等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雨。或者说南方未来一周的时间内雨水渐多,而且将会迎来梅雨季节。
小满节气的晴天或者下雨,对于三伏天或者是整个夏季有啥预兆?是不是这个夏天或者三伏天会炎热呢?看老祖宗留下的农村谚语是怎么说的?
1、小满刮北风,伏里似烤火
这句谚语里的“伏里”就是指的三伏天里。在我国古代一般是夏至,第3个庚日就是三伏天气的到来。但近些年来,一般以夏至作为入伏的第1天,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今年的三伏天是从7月16日到8月24日共计40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今年的三伏天时间非常的长。这也意味着今年三伏天是比较热的,毕竟三伏天比正常年会长出了10天的时间。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可见夏季最热的时候在三伏天。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小满节气刮北风意味着三伏天里是非常炎热的,热得就像人们烤火炉一样,汗流浃背。为什么小满节气刮北风会出现夏天的炎热呢?
小满节气也只是春季刚刚结束,夏季刚刚到来此时,北方的冷空气还是比较活跃的。但北方的冷空气相对比较少,南方的暖湿气流又没有到达北方,这样气温上升得非常快。
就比如从今天小满节开始,黄河流域一带是晴朗的天气,这个时候南方的暖湿气流没有北上控制住大气压,也就形成不了有效的降雨。由于太阳向北回归线移动,辐射热量比较多,所以近期晴朗的天气,回温非常的快。就比如山东今天最高气温达到了32度,这从前两天的10度左右的低温,突然间就上升到这么高的温度,冷暖温差特别大,对人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从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夏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尤其5~9月专家已经预测黄河中下游流域将形成有效的降雨,或者说有涝灾的现象发生。长江流域温度偏高,两广、福建等沿海地区可能出现干旱现象。当然我国大西北地区今年也是高温的天气,毕竟那是沙漠地带,少雨。
2、小满雨淋淋,伏天雨凉凉
这句谚语的意思非常好理解,那就是小满节气下雨,淋了小满头,三伏天雨水较多,会出现凉爽的天气,毕竟下雨能够吸收一部分热量。
从物理学知识来讲,下雨是因为水蒸气凝结成为水滴,这期间需要释放热量,应该下雨温度更高一些。由于大气层每升高1千米,气温就下降6度,所以释放的那些热量在大气中就被吸收了。雨水多了在夏天挥发,那就吸收更多的热量了,也就形成了水蒸气,所以下雨凉爽就是这个道理。
小满节气下了雨,这就意味着暖湿气流已经到达了这个区域,这样与暖湿气流就控制着大气压,使得暖湿激流不断地输入,就形成了有效的降雨。雨滴是由于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相遇,才形成的有效降雨。所以一旦下了雨以后,气温昼夜差距较大,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雨水。
对于我国北方,一带近期是晴朗天气为主,这就说明了南方的暖湿气流没有背上,只是在南方盘旋遇到了冷空气形成了有效的降雨。所以北方始终以晴朗的天气为主的暖湿气流,由于气压较低达不到这个区域。真希望北方也能下一场透地雨,缓解一下目前的春旱。
总之,今天是小满节气,在民间有祭车神、祭蚕神的习俗,一个非常好的节日。这些活动代表着农民的期望,因为这个季节希望风调雨顺,也正是春蚕结茧的日子。总体上来说今年北方雨水偏多,但是今年的三伏天比往年要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