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床干燥,也称为流化床干燥,是一种典型的流态化操作过程,属于流态化技术范畴。流态化技术是指利用流动流体的作用,促使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流体介质中,从而使固体颗粒呈现出类似于流体的某些表观特性的过程操作。自年发明以来,干燥成为了应用流态化技术的最早领域之一。世界上第一套工业化的流化床干燥装置于年在美国出现,设计用于白云石的干燥处理。此后,针对该种类型的生产操作,各国学者展开了大量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在沸腾床干燥操作中,粒状湿物料由床侧的加料器加入,与通过气体布风板的热气流充分接触。只要气流速率保持在颗粒的临界流化速率与带出速率之间,颗粒便能在床内形成沸腾状的翻动,彼此碰撞与混合,并与热气流间进行充分的热质传递,从而达到物料干燥的目的。干燥后的物料由床侧的出料管卸出,气流则由顶部经旋风分离器和袋滤器回收细粉后排出。
在沸腾床干燥过程中,由于待干燥物料悬浮于介质气流中,故物料与气流间可保持充分的接触,两者的相际接触面积甚大,故干燥的热熔系数较高。又由于物料在流化过程中呈沸腾状翻滚,即物料自身的运动十分剧烈,传热的气膜阻力也较小,故流化干燥的热效率也较高。
与其他类型的干燥装置相比,沸腾床干燥器的密封性能通常也十分优异,其传动机械一般并不与物料直接接触,故杂质不易掺入和污染被处理的物料。此外,沸腾床干燥还普遍具有操作温度低、设备结构简单、维护及检修方便等诸多优点。
然而,传统的沸腾床干燥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物料在床内的停留时间分布不均,易引起物料的短路与返混,故难以获取湿含量相对均一的干品。此外,该技术一般不适用于高水量或易结块及高黏度物料的处理,同时操作的能耗也较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先后研制出搅拌式、离心式、振动式、脉冲式、热泵式、内热式等各种形式的沸腾床干燥机。这些新型沸腾床干燥机不仅拓展了该类干燥器的工业应用范围,还提升了相应的操作品质。针对沸腾床干燥器的技术改造与升级,除了各种重大的工艺与结构改型之外,针对设备内部零部件的结构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
在沸腾床干燥器中,气体布风板起着均布气流和支撑固相颗粒的重要作用。其结构与尺寸影响操作的热质传递性能。通过改进的倾斜布风板可以显著强化沸腾床内固相颗粒的横向混合,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促成或丰富了沸腾床干燥器布风板结构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