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棉访纱看空共识之下,利多何寻

来源:CFC农产品研究

作者:吴新扬

  01

  市场分歧与展望

  本周郑棉主力跌破两万关口之际,我们发表了《两万时代落幕,棉花供需双弱已成主旋律》的点评报告,简单介绍了对未来继续长线看空棉花的基本观点,而在年报棉纺产业链年报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中有详细阐述。

  随着国内棉花价格维持弱势,市场已经形成长线看空棉花的共识,但落脚到交易操作上依然存在难度:跌幅是否顺畅,未来存在哪些利多因素?

  疆棉禁令的影响正在被市场无限放大,政策转向无望之际,内外价差能否激活看不见的手?此前我们提到,疆棉禁令本质上就是对中美贸易摩擦在中国制造的棉纺织品的政策延续,近三年多以来,随着美国海关口岸检测力度提高、东南亚有效承接棉纺织品订单等原因,美国进口棉纺织品中,中国商品的占比日益下滑。说明疆棉禁令的影响并非一蹴而就,未来的下滑趋势仍有很大可能延续,形势可能更加悲观。但内外价差的扩大也恰好反映出市场给予郑棉低估的定价,纺织产业在全球而言门槛有限,市场化程度偏高,东南亚对于当前高价棉花原料的不接受也是有目共睹,疆棉禁令背后的行政手段难以长期抑制自由市场逐利的动力。但这一因素偏长期,难以在短期被市场交易。

  当新季国内棉花增产预期增强之际,需要警惕多事之秋的再度发生。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通过调查统计,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1万亩,同比增加.1万亩,增幅2.5%。其中,新疆棉花实播面积为.4万亩,同比增加.4万亩,增幅3.8%。加上今年新疆植棉天气适宜,气温高、天气好令棉花长势喜人,生长发育期提前,预计棉花单产将高于往年。扩种预期得到证实之后,未来新季增产预期正在路上。这一消息令新季合约价格承压,9-1价差明显走强。

  尽管扩种预期落地,增产概率提升,但最终决定新季皮棉成本的籽棉价格难以下确切结论,面临三方面因素:1、籽棉市场供需结构下,抢收可能性存在;2、纺企低库存下的金九银十,补库动力可能形成自下而上的支撑;3、在新疆棉农植棉收益面临压缩,内外价差极度扭曲,收储新疆棉的空间逐渐打开。

  新疆棉农种植热情高涨,同时也遭遇到种植成本的大幅抬升,化肥、地租、人工成本均延续去年涨势。根据调研,新年度种植成本将提高-元/亩至-元/亩,而在成本攀升的压力下,棉农依然期待在收获季向轧花厂转嫁种植成本。抢收是否重演?尽管轧花厂在本年度亏损之后,预计收购心态将转向谨慎,但轧花产能淘汰缓慢,新疆籽棉僧多粥少的供需格局一两年也难以改变。此外,目前纺企、布厂的原料库存整体偏低,已经充分反馈了产业悲观的情绪,而金九银十传统纺织旺季恰逢籽棉收获季,补库动力可能与籽棉市场形成合力。

  本周,收储政策并未在新疆轧花厂的呼吁下露面,这也引发了市场担忧,加速了下跌,但这并不代表未来收储可能性低。在年-年时间段内,中储棉净抛储达到万吨,库存水平已经明显见底,现在已经开启净收储周期。在前期内强外弱、价差走高的背景下持续收储外棉,不过量价未知。而现在在疆棉禁令影响下,内外价差走弱到近十年来的极值区域,中储棉可能灵活转向,转而以更具性价比的价格,在籽棉收购期间进行收购,保障棉农收益的同时,提高库存水平。

  个人认为,短期利空打压加剧货权从轧花厂向贸易商的转移,贸易商完成低持仓成本的抄底承接后,国内棉市下面面临一定贸易商的成本支撑,09合约下跌空间有限,09合约空单可择机逢低平仓离场。从产业角度来看,供需双弱的格局正在形成,且大概率将在下一年度延续,01合约和05合约的跌幅正在打开,择机逢高建立空单,不过九十月份的收购季应该回避。

  02

  棉纺产业回顾

  棉纺产业回顾:本周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大跌,现货交投较上周明显好转。棉纱价格本周跌速加快,气流纺棉纱需求较好价格暂稳,环锭纺棉纱中C32S走货相对尚可,其他品种销售偏弱,纺企对于后市预期较为悲观,库存高位下以去库为主。由于棉花跌幅较大,纺企即期利润有所好转,个别品种扭亏为盈,但开机变化不大。全棉坯布市场销势持续疲弱。织厂方面开机略有下调,目前纯棉坯布后续订单承接不力,内外销订单均不佳。随着棉花期货下跌,织厂继续维持随用随买的操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ttx/98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