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慧第98天
本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另外,今天的语音是一首歌哟,
来自Hugo的同名专辑《99problems》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参写这话的时候,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
他在这句话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论断,就是“自我意识”。“我”之所以可以监督自己,记录自己的言行,并对自己的行为道德性作出评价,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自己意识的主宰。
这句话在这个人人喊着“我能行”的时代,听起来是蛮傻的。但是你想想看,在那个西方史诗中还充斥着诸神与人类之战的混沌纪元里,简直是振聋发聩的人性大发现。
举个栗子:“我认为我有一天可以成为飞行员”这样的人生理想,在脑洞中慢慢形成的时候,是需要这样的两个步骤来建立的:
1.你对“飞行员”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不管你是翻过大字典还是看了几集香港空少空姐的靓片,这些耳濡目染道听途说的东西一定燃起了你的兴趣,使你蠢蠢欲动、激情彭拜。这样的情绪唤起一次次冲击着你的意识;
2.然后你深信,你除了可以祈求神的保佑之外,这件事儿完全是你自己的主意,并不是什么外星人的指令、或是哪天你遇到的神迹。
不要笑。
如果把这句话改成“我认为我死后会成为飞行员”或者干脆说“老子就想飞一飞”,而冒出这个想法的人恰恰是法老,而法老恰恰又觉着这事儿是天意不可违……那我们就能理解金字塔为啥到现在连刀尖儿都插不进去的伟岸了吧?
——一个全民族都在有生之年拼命意淫死后的圣洁生活的时代,一群金字塔又有何难?
看看我们,仅仅是一个想要分享的愿望,不到半个世纪我们已经建造出了互联网。
所以说,能区分出指挥自己的声音是神还是“我”,是人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开始,也是现代心理学“意识课题”的起点。
那么,这个关键词是什么时候呢?
西方学者MarianoSigman搞出了一套语义学算法,来研究下人类的“内省”introspective。
他们把古希腊的文献纷纷输入到电脑里,把与内省相关的词汇都捡了出来。为了避免错漏,实验的假设为“同一类词汇习惯于出现在同一段落、同一类文章当中。”这种截然不同于“问专家”似的工作方式,有效的区分了与自然概率的差别,获得了概率上的显著效应。(0.05)
这些语汇,构成了一个个的团体,既有重叠性也有较远的语义相关。而构建这个语义社区唯一的规则,就是词汇之间的距离以相关度为准。我们会发现,语言自发的出现了等级制度,出现了主要的集中活动区域,呈现出类似人脑工作思维一般的指令区域。
我们可以根据上图,来完成一首诗——
我在夜晚的云朵中行走,
星球如此近,如此远
一个光年是我爱你
一个世纪是遗忘
这样利用这个算法,我们一秒钟就用文献重建了古希腊。
可以从上图中看到,在公元四世纪左右是一个节点——人类的内省大爆发。那么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呢?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尼西亚召集了主教大会,《尼西亚信条》肯定了三位一体。基督教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宗教大集结。
感谢科技,M说,我们再不用翻山越岭的去验证一个假设了。
二、从事后诸葛亮走向科学预言
但这个神奇的宝贝,在预言人类行为未来的指向性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好吧人类是如此的善于伪装,以至于你没办法从人类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来占卜未来他们会不会得精神疾病或是中彩票。而一个好的科学研究,应当是建立在量化的可重复,保证可以被检验的理论上。
就好比说,你根本不用听一个江湖郎中如何宣传他的秘方——被排斥的思想我信,未被检验的技术肯定不足为信。人类如此这般追求生产效率,怎么能允许点金术成为秘密?
终于,福至心灵的Mariano和他的伙伴们,找到了原因所在——对于预测,重要的不是我们使用了哪些词汇,而在于我们怎么去“说”;不在于我们在同一个语义区内如何地打转,而在于我们转换语义区时的跨度和速度。这就叫语义连贯,即指语义范畴内的持久性。
我们来回想一下,那些在影视作品中所展现的案例。
是不是很多脑袋受损的人们,经常表现出语言能力的退化呢?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或是答非所问,出现类似于机器人的症状等等。
有时候他们说的句子,单个儿来看没什么问题,答上下文一连起来就会让人不明所以。
比如:
今天天气真好!
我去年买了个表。
当然,你还会看到的很多急救镜头——医生一边奋力挤压着外胸腔,一边大声问询他的名字(往往护士会在衣兜里找到身份证),是很科学的。在社会化的进程中,语言区的发达程度成为了大脑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姓名往往是最集中、类似于本能的触发点。
M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搞出了个类似小米手环的东西,智能分辨你最近聊天语速快不快啊,有几次改变话题啊,啥时候把对方聊死啥的。手环宣传的是测测你的心跳,就能知道哪个女人让你动心,看看夜里翻几次身,便了解你的睡眠质量。这是过分夸张几个数字所能带来的“健康”效应,但M的模型才是深藏功与名好吧?
从今天开始,你可以让M的系统加入自己与朋友的侃大山当中。不出几天,你就能知道,十年之后你要去精神病院看望下谁。咱们不当讳疾忌医的人。尽早发现尽快治疗,一切都会好的。
这个算法模型,如今早已脱离了对“内省”进行文本研究的最初设想。
有朝一日,我们能期待,在医院里出现这样一个个可爱的机器人。咱们犯不着排很久很久的队,也用不着偷偷摸摸的去看心理医生。只要和他聊聊天,然后该吃药吃药,该睡觉睡觉。
嘛也不耽误。
横炮在这儿:1.意识诞生于上帝沉默时——JulianJaynes朱利安·杰恩斯
直到史诗描述的时代为止,人类思维与现代人的思维大相径庭,当时的人类,缺乏自知、自我意识。他认为,人类服从他们认定为神祗的声音,直到人类思维产生了自我意识为止。
其中,《伊利亚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几乎所有行为,都是神灵推动,早期译文中人物也明显缺乏内省。与主流将意识视为生物现象(比如,行为主义)不同,JulianJaynes将意识起源归于文化(特别是语言的兴起)。
著:
《二分心智的崩塌:人类意识的起源(TheOriginofConsciousnessintheBreakdownoftheBicameralMind)》
2.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圣·奥古斯丁
天主教圣师,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神学重要代表人物,新柏拉图主义者,完成了基督教教父哲学。
在罗马天主教会,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他是圣妇莫妮加的幼子,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他的著作《忏悔录》被称为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自传,至今仍被传诵。
有人称他为“自省”的创始人,现代心理学之父。
著:
《论自由意志》(~)
《忏悔录》(~)这是一本以祷告自传手法所写的悔改故事,当中描写早期奥古斯丁归信时的内心挣扎及转变经历。
《三位一体论》(~)主要是介绍心理学模式的三位一体论,把神的统一与人的统一作对比,以及神的三位格与人的三方面作比较。
《天主之城》(~)主要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
———我是底线———
精彩导读:
这才是好好说话的正确姿势
真正的情商高手,用聆听征服世界
5个锦囊,助你改善亲密关系
所谓情商,就是懂得选择情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