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人怎么这样固执”、“这人怎么脑子不会转弯”等等。还有人喜欢看心理剧集或心理类型的电影,便会经常在剧集中看到偏执、偏执型人格以及偏执性精神病等台词或人物角色。那么,到底什么是固执和偏执?偏执性精神病又是怎么一回事?小编在《健康心理》杂志上正好看到这文章,能够协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鉴别这三者的区别。
固执:脑子不会转弯
固执,即坚持己见,不肯改变。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固执的特征。固执是文学、生活用词。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固执的人,但固执不同于偏执。适当的固执,为人平添一份可爱的“原则美”。将固执的特点应用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创新中,则有助于事业的发展。但是将固执的特点应用在生活的小事或人际关系的处理,则将带来许多麻烦。
偏执:把人生打成死结
偏执,是一种过分的固执。带有偏执性格的人往往把人生打成死结,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它是变态心理学中的概念,常用于偏执型人格。
年AddfMeyer首次应用偏执型人格的概念,这种类型人格以极度的感觉过敏,对悔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的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易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事物,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强。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有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这些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
偏执型病态人格大都形成于青少年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某些儿童受到家长无原则的迁就与宠爱,他们在百依百顺的家庭环境中听惯了家长的肯定、哄话与客人们的颂扬,习惯于以自我中心王义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与事,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即使明知错了,也由于家长的庇护和宽容,以及自己爱面子的虚荣心,不愿或缺乏改正缺点的勇气。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易养成倔强、固执和自以为是等性格弱点。由于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社会环境根本不可能提供类似骄生惯养的家庭环境那样任其随心所欲,因此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或挫折,这些性格弱点就很容易发展成为偏执型人格。
在当今热点新闻之一“家庭暴力”中,有许多是由于偏执型人格所引发。偏执型人格在逆境中、或不利的环境下,可能发展成为精神病。
偏执性精神病:持久妄想
偏执性精神病起病较晚,以持久的偏执性妄想为主,其程度轻重不一,多数在30-40岁起病。社会接触较好,常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妄想固定、系统,逻辑结构紧密,内容较接近现实,涉及面窄,以被害妄想和嫉妒妄想较为多见,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在妄想的影响下,患者易与周围发生矛盾和冲突,攻击伤人,或反复控诉、纠缠不休,或煽动漫骂、聚众取闹,以致扰乱社会。除妄想外,其他精神症状甚少,人格相对保持完整、协调,一般无精神衰退。经治疗妄想仍难以消除。
鍛间鸡璐濆皵鐨勯噹鏋滃厜鐪嬬潃灏卞凡缁忔祦鍙f按浜?渚ф煆鍙舵不鐤楄劚鍙戞晥鏋滅‘瀹炲緢寮哄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