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立夏起亥风,遍地起新坟,是什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的民族,我们千百年来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尊重,而是作为一个基因刻画在自己的血脉里。所以这些传统也能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不熄而代代流传。

和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祖先历史和人文的记忆。它还包含了我们民族历代先贤对中华大地风土人情、山川物貌,以及四季交替等对大自然进行的科学与实践的记录。全世界公认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尚在并且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除了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文化的传承!我们的先辈不仅是开创了文明的先驱,更加重要的是理解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

我们的先祖在千百年的文明传承中,总结出了很多简单有效的传承方式。这些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我们优良传统经过世代相传依然能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

这些传承方式不仅仅是以文字和书籍作为载体来传承,还有很多独特的表现形式。例如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白话诗歌、民间山歌等等。我们的老一辈非常有智慧,把一些重要的需要记忆和传承的风俗、传统、经验以及重大事项编排成诗歌、歇后语等形式,用最简单朴素的语言来传播,并且不需要太多认知和文化就可用朗朗上口方便记忆,让子孙后代能牢记在心。

今天我们来重点学习一个在北方流传很久的谚语“立夏起亥风,遍地起新坟”!立夏起亥风——立夏是一年中第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清明、谷雨、立夏),同时也是一年四季中春天的过去,第二个季节夏季的到来。如果说立春是大地回春,万物蠢蠢欲动蓄势待发的季节。

那么立夏可以说是经过了春季的养精蓄锐,而澎勃爆发的季节。按中国的地理位置这个季节主要是东南风,而东南方向是中国的海岸线方向,于是带来了大量温暖的水汽。

中华大地开始雨水充沛、气候温暖,从花鸟鱼虫再到山川河流在夏季无不无不旺盛的成长,这就是风调雨顺的来由。而中华民族的立足之本农作物经过春季的萌芽,到了夏季大部分都进入了快速生长的季节。一年收成的好坏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亥风”又是什么意思?亥在中国《易经》里是指21点到23点这个时间段。方位上属于西北方向,同时代表寒冷的意思。亥风就可用理解成西北方向刮来的风。前面分析到了立夏季节正常的应该是东南风,气候温暖、水汽充沛。要是到了这个季节要是刮起了亥风,也就是西北风是非常反常的。

并且中国的西北方向属于寒带地区,远一点就是俄罗斯寒冷的西伯利亚。并且西北气流温度较低,在和东南风交会时会向下沉积,而东南风属于暖空气会向上浮,于是带有湿润水汽的暖气流被隔绝在冷空气之上无法形成雨水。可想而知一个万物生机勃勃、茂盛生长的季节对阳光、雨露和温暖是多么的饥渴,而此时却来了一股寒冷干燥的西北风。虽然结果不会像冬天的草木一样一夜凋敝,但是对于农作物的成长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遍地起新坟”经过上面的分析夏季本就该是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而因为很多气候反常的现象导致刮起了干燥寒冷的西北风。对于正在旺盛生长的农作物来说是灭顶之灾,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农业耕作规划,导致下一季农作物无法正常播种。中国还有一句谚语“一季废,一年荒”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年的收成都受到影响,对于农民的生计来说是灾难性的,生存都受到了影响。于是有了“遍地其新坟”的说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农耕民族,在农业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大部分时候都是靠“风调雨顺”来获取收成。但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可怜,任何一点变异现象都可能导致灾难的后果。其实这里季风的变化只是我们的祖先想表达一种居安思危的一种隐喻,他的真正目的是告诫后人一定要防范意识。平时多节俭积累,不浪费寸草寸木。遇到荒年才能坦然面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s/98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