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每个人每天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大鱼大肉不再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美味,瓜果蔬菜不再是等到相应季节才能尝到的食品,可是由饮食引起的感冒发烧、全身乏力、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病、肥胖病等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来为大家慢慢解开心中的疑惑。
临床上我们在对病人进行问诊的时候,经常会听病人谈到:“我喜欢吃肉,我是无肉不欢的人”,“平时喜欢吃甜食”,“我喜欢吃水果,有时候晚饭就用水果代替”,“喝冷冻的才舒服”,“我小时候经常吃雪糕”,“吃饭不放辣椒就没味道”之类的话。而在这些一时痛快之后,或者间隔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人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这些饮食习惯是我们身边到处存在的,却也是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饮食方面的几大误区:
1.现在好多人都有不吃早饭的习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早上是万物生发的时候,也是脾胃所主的时间,不吃早饭会影响到人体内肝胆之气的生发和脾胃的消化,从而导致肝胆脾胃疾病的发生。早饭以脾胃喜欢的米面和肝胆喜欢的蔬菜为宜。
2.繁忙过后,吃顿好的、喝点酒以犒劳一下自己,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劳则气耗,繁忙之后人体的各个器官也累了,气血就运行得慢,油腻辛辣的食物反而会阻遏气血的运行,加重身体负担,因此,劳累过后,清淡温和七八分饱饮食最适宜。
3.白天吃不多,晚上使劲吃,也是饮食误区。中医经常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晚上人体的阳气都开始潜藏了,吃的多却没有足够多的阳气来消耗,就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从而影响睡眠,晚上适宜少吃,不饿可以不吃。
综合上面的种种情况,一句话概括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就是:永远都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膏梁厚味的饮食不一定是你的脾胃能消化的,寒凉辛辣的饮食不一定是你的脾胃能承受的。我们只要坚持“温和清淡好消化,七八分饱”的饮食原则,坚持以五谷杂粮为主,果肉蔬菜为辅的素食饮食结构,就是对健康最大的帮助。
滨海内外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