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焦虑症患者都有这样的担心:焦虑症是不是精神病?面对这样的问题,焦虑症患者大可不必担心。焦虑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精神疾病,早期焦虑症的症状表现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口干或者胸闷等,它不是精神病,而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种。现在医院王玉珍专家对此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希望能给广大的朋友们解除困惑。
有些患者得知自己患上了焦虑症,并且是在精神科就医的,经常会问大夫一句话,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了。这是由于大家对焦虑症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王玉珍专家明确的告大家,焦虑症不属于精神病,和精神病一样,属于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分为重精神疾病和轻精神疾病,像重度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就属于重精神病;像神经症、大多数的抑郁症,就属于轻精神病。神经症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看看这两者的区别吧!
首先,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且非其它疾病造成的。它以突如其来的和反复出现的莫明恐慌和忧郁不安等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一般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分为持续症状(广泛性焦虑症)与阵发症状两类。后者再分成因在特殊状态下阵发的焦虑(畏惧焦虑症)与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焦虑(恐慌症)。畏惧焦虑症又再分成单纯畏惧症,社交畏惧症,与惧旷症。
再次,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精神病的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制力,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其常见类型主要分为: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
王玉珍专家在此表示,不管是焦虑症还精神病,发现病情都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千万不可使病情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并且,一定要先确诊是哪种疾病,以免不对症治疗,给您的健康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那么对焦虑症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护理呢?
容易患上焦虑症的人主要是一些过度追求完美,或者是过分封闭自己内心的人,这类人不习惯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倾诉给他人,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当焦虑症这样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形成之后是需要及早进行治疗和相关护理的,不少人对"焦虑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这个问题不太清楚,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活动你的下颚和四肢:当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容易咬紧牙关。此时不妨放松下颚.左右摆动一会儿,以松弛肌肉,纾解压力。你还可以做扩胸运动,欲恢复舒坦的呼吸,不妨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深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如此反复数回。
二、学会放松:在面临每天的例行干扰之前,暂时放松数秒,可以大幅改善焦虑的程度。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养成这种蓄意放松数秒钟的习惯,它可充当有效的镇定剂。使你控制焦虑,而不是被焦虑掌控。周末假日,还可以开车兜风或到海边逛逛。
三、深呼吸: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当你感到焦虑时,你的脉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速率,使身体相信焦虑已过去。正确的腹部呼吸是,当你一吸一呼时,腹部将随之一起一伏。
四、转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焦虑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只有首先通过对自我心理的改善,才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说焦虑症患者要适时的进行焦虑的护理措施。家庭护理和个人护理的完美结合可以促使患者的病情更好的康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