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故事带你了解一种精神障碍

  深夜,酣睡中的莉莉被熟悉的电话吵醒,又是老妈打来的,说老爸大半夜犯病了。随后老妈开始了祥林嫂般的描述……莉莉内心的火,犹如升天的火箭,一发不可收拾。

  缘由还要从三年前说起,三年前,莉莉刚生了儿子,娘家、婆家的人都欢欢喜喜,唯独莉莉老爸阴风怪气。在孩子摆满月酒的时候,老爸代表娘家人讲话,话一出口,吓坏了在座的亲朋好友。那天,莉莉爸突然间盘腿而坐,用婴儿般的声音边哭喊边控诉:“你们不要高兴太早了,你把我哥哥带到你们家却把我一个人丢在外面,没人管没人问,我哥不会丢下我的,你们等着瞧吧!”

  虽然莉莉公公婆婆都是文化人,但内心也是一惊,心里打翻了那个五味瓶,不是个滋味儿。莉莉妈面色惨白,上去给莉莉爸几个耳光,让他清醒清醒。随后莉莉爸昏厥,医院。好好的满月酒,就变成了亲朋好友间一个长期谈资。也自打这天起,莉莉每天都昏昏欲睡,一直到今天,她每天至少保证九个小时的睡眠才可以,不然就像丢了魂儿一样。莉莉老公倒是乐的如此,因为对睡眠的要求多,所以,他们间的争吵几乎不存在,确切的说,根本就挤不出争吵的时间。

  莉莉爸后来住过半年的精神病院,专家会诊给出的诊断是:癔症分离性障碍。周围人都觉得他怪怪的,可都很好奇,他到底是鬼魂附体还是怎么了?因为莉莉爸的病,莉莉妈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时常生活在提心吊胆里,因为,她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到底是自己的老伴儿,还是阴间的别人。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个体明显情绪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所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通常起病很急,可表现为:分离型癔症呈情感暴发,患者烦躁、哭闹、冲动、砸物、揪发、撕衣或地上打滚抽搐。转换型癔症以痉挛发作、瘫痪、失明、失聪、失语等为主。

  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癔症太可怕,逃避不是办法

  癔症是可以治疗的,即使不是癔症,是精神分裂症,症状也是可能通过治疗缓解的。

  「镇定」不是说家人不能有情绪,这时候有情绪是自然的,但家人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自己、不要让情绪伤害到其他人。

  如果可能、如果需要,家人可以具体跟患者的医生聊聊自己的担忧、顾虑甚或绝望——真的没必要绝望啊!

  除了对患者耐心,也要对治疗耐心。家人需要耐心等待药物逐渐起效,这需要一个过程。

  患者出现这样的表现,之前不知是遭遇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或者是太孤独,无论如何,都需要陪伴。

  并不是待在身边、照顾生活起居就可以,而是有交流,感到被理解、被接受,这样才是陪伴。

医院值得信赖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最好
白癜风的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s/97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