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神病科 > 疾病知识 > 精神障碍护理学 >

精神障碍护理学

精神障碍护理学

《精神障碍护理学》(年版)

郭延庆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护患沟通概论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

第四章精神障碍症状学

第二篇各论

第五章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六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护理

第七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八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第九章心境障碍

第十章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第十一章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

第十三章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第十四章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第十五章健康教育与康复

第十六章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一、单项选择题

1.1.疾病负担排名前十位的疾病中,精神障碍独占A.4席B.5席C.6席D.7席

1.2.住院患者的病室内温度一般为A.16~18℃B.18~22℃C.22~24℃D.24~26℃

1.3.一般安排患者午休时间为A.1小时B.2小时C.1.5小时D.2.5小时

1.4.对一般患者,护理人员多长时间巡视1次A.15~30minB.30~60minC.1~2hD.2~2.5h

2.1.不容逾越的医学伦理的底线是A.保密B.不伤害C.公平D.有利于患者

2.2.实际工作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护患沟通技巧是A.共情B.眼神C.观察D.说话

2.3.建立信任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A.共情B.表情C.观察D.倾听

2.4.沟通的主要阶段是A.准备阶段B.开始阶段C.深入阶段D.结束阶段

2.5.保证护士个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A.观察B.冷静C.倾听D.沉默

3.1.遗传、环境、感染属于精神障碍的A.生物学因素B.心理因素C.社会因素D.器质性因素

3.2.有些儿童突然出现强迫症的表现可能是患有A.单纯疱疹性脑炎B.麻疹性脑脊髓炎C.慢性脑膜炎D.链球菌性咽炎

完整版请——

索取

16.2.抑郁的全程治疗不包括A.急性期治疗B.慢性期治疗C.恢复期治疗D.维持期治疗

16.3.碳酸锂持续用药多久才能显效A.1~2周B.2~3周C.3~4周D.1~2个月

二、病例串选择题

王某,男性,65岁,身患癌症,多次向护士发脾气,不配合任何护理工作并且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2.1.与该患者沟通时,护士最需具备的心理素质是A.反应能力B.观察能力C.共情能力D.忍受能力

2.2.让该患者消气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A.倾听B.抚摸C.说话D.沉默

2.3.该患者悲痛时,护士给予的最好的安慰是A.冷静的观察B.无声的抚摸C.耐心的劝说D.同情的眼神

李某,男性,23岁,性格内向,近2周来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自觉脑子快,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无法安静下来正常学习,医院。

4.1.该患者表现的症状是A.思维迟缓B.思维奔逸C.思维贫乏D.思维散漫

4.2.该患者的症状属于A.联想障碍B.思维逻辑障碍C.异己体验D.语言障碍

4.3.该症状多见于A.癫痫B.精神分裂症C.抑郁状态D.躁狂症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索取

患儿,8岁,在校时间无法完成功课,老师提问问题时,常常显得没在听,跟伙伴游戏时,总是不能按顺序等候,经常打扰别人谈话,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保持注意,丢失书本数次。老医院检查。

13.4.该患儿的诊断为A.精神发育迟滞B.ADHDC.抽动障碍D.儿童孤独症

13.5.该患儿用中枢兴奋药治疗时,错误的是A.患儿从每次5mg,每天1~2次开始B.每周逐渐增加5~10mgC.每天最大推荐剂量为60mg/d;D.最后一次给药应在入睡前2小时

患儿,4岁,3周来经常耸鼻子,扮鬼脸、甩胳膊、踢腿、鼓肚子等,这些症状一天内多次发生,医院。

13.6.该患儿初步诊断为A.抽动障碍B.ADHD;C.儿童孤独症D.精神发育迟滞

13.7.用氟哌啶醇治疗的起始剂量为A.0.05~0.1mg/d;B.0.1~0.15mg/d;C.0.15~0.25mg/d;D.0.25~0.5mg/d

13.8.关于该患儿的护理,说法错误的是A.鼓励患儿多参加工娱治疗活动B.密切观察患儿服药后的表现C.家长应根据患儿的反应自行减药、加药或停药D.合理安排患儿的作息时间

三、名词解释题目录

1.1.精神障碍护理学

2.1.护患沟通

2.2.共情

3.1.精神障碍

3.2.遗传度

4.1.错觉

4.2.幻觉

4.3.思维奔逸

4.4.思维迟缓

4.5.思维贫乏

4.6.思维散漫

4.7.病理性赘述

4.8.异己体验

4.9.模仿言语

4.10.精神自动症综合征

4.11.紧张症候群

4.12.柯萨可夫综合征

5.1.痴呆

5.2.脑血管性痴呆

5.3.遗忘障碍

6.1.肺性脑病

6.2.肝性脑病

7.1.物质依赖

7.2.耐受性

8.1.精神分裂症

8.2.偏执性精神障碍

8.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9.1.心境障碍

10.1.神经症

10.2.惊恐障碍

10.3.广泛性焦虑障碍

10.4.恐怖障碍

10.5.广场恐怖障碍

10.6.社交恐怖障碍

10.7.单纯恐怖障碍

10.8.强迫障碍

10.9.躯体形式障碍

10.10.神经衰弱

10.11.人格解体障碍

11.1.进食障碍

11.2.神经性厌食症

11.3.神经性贪食症

11.4.失眠

11.5.过度嗜睡

11.6.睡中异常

12.1.应激

12.2.急性应激障碍

12.3.创伤后应激障碍

12.4.适应障碍

12.5.应激源

13.1.精神发育迟滞

13.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13.3.抽动障碍

13.4.儿童孤独症

13.5.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13.6.童年离别焦虑障碍

13.7.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

13.8.选择性缄默症

14.1.心理治疗

14.2.心理咨询

15.1.康复

15.2.康复医学

15.3.精神康复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精神障碍护理学: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它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2.1.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交流信息和感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过程。

2.2.共情:共情也称“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深入到别人的内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认识其思想,体验其情感,并产生共鸣。

15.2.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研究探索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估、治疗和训练的一门医学学科。

15.3.精神康复:又称社会心理康复(PSR),是帮助那些因精神障碍而出现各种功能缺陷者达到在社区独立生活最佳水平的过程。

四、简答题目录

1.1.简述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学科任务和范围。

1.2.简述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

1.3.简述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目标。

2.1.简述护患沟通的作用。

2.2.简述护患沟通的原则。

2.3.护患沟通的执行包括哪几个阶段?

2.4.应对冲突危机的沟通原则有哪些?

3.1.简述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

4.1.简述正常人思维的特征。

4.2.简述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4.3.按妄想的内容归类,常见的有哪几种?

4.4.简述强迫观念。

4.5.简述情感低落的临床表现。

4.6.简述自知力的判断包含的3个层次。

5.1.简述AD的病程。

5.2.列表鉴别VD与AD。

5.3.简述谵妄患者的基础护理。

5.4.简述痴呆患者的护理问题。

6.1.简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

6.2.简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的临床特点。

6.3.简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常见的临床表现。

6.4.简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

6.5.简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问题。

7.1.简述成瘾物质按照ICD-10的分类。

7.2.简述长期使用大量成瘾物质造成的病症。

7.3.简述酒依赖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

8.1.简述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8.2.简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8.3.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护理。

8.4.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9.1.简述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

9.2.简述情感障碍的治疗原则。

9.3.简述躁狂发作患者的生理护理。

9.4.简述抑郁发作患者的一般护理。

10.1.简述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10.2.简述神经症的治疗原则。

10.3.简述恐怖症状的共同特征。

10.4.简述强迫思想的表现形式。

10.5.如何为强迫障碍患者做好健康宣教?

11.1.简述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断标准。

11.2.简述失眠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11.3.如何为睡眠障碍患者缓解焦虑?

12.1.适应障碍临床表现的症状群主要有哪几种?

12.2.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12.3.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有哪些?

12.4.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有哪些?

13.1.简述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

13.2.针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完善服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3.3.ADHD的多动、冲动症状有哪些?

13.4.抽动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有哪些?

13.5.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安全护理有哪些?

14.1.简述心理治疗的作用方式。

14.2.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流派有哪些?

14.3.行为治疗的主要技术有哪几种?

14.4.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15.1.WHO将功能缺陷分为哪3个层面?

15.2.过渡性康复机构包括哪几种?

15.3.家庭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6.1.简述抑郁的全程治疗。

简答题答案

1.1.简述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学科任务和范围。答:精神障碍护理学的任务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1)精神科专业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奠定理论基础;(2)为精神科专业护理的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操作规范或指南;(3)为精神科专业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合理、循证而专业的方法和制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并实施科学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管理的体系、方法与制度。②研究并实践护患沟通技巧,探讨并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③研究并实施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案,着重于心理护理以及社会康复。④研究并参与患者社区康复的可行性、可及性以及措施方案。⑤研究并参与精神卫生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项目。

1.2.简述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答: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心理体验可以呈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患者会围绕精神病理现象出现精神症状及情绪障碍,对精神障碍缺乏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差;另一方面会出现自我概念及自我照顾能力缺陷,如生活懒散、不主动料理个人卫生,排泄、进食、睡眠、人际交往、个人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起患者病情的加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保持,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与预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问题要给予足够地重视和有效干预。

1.3.简述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目标。答:(1)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带来的困扰。(2)帮助患者保持、提高、改善自我照顾的能力。(3)帮助患者维护自尊及安全。

2.1.简述护患沟通的作用。答:(1)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2)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3)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

2.2.简述护患沟通的原则。答:(1)以患者为中心。(2)保持关系的职业化特征:护患关系应当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

完整版请——

索取

16.1.简述抑郁的全程治疗。答:(1)急性期治疗:推荐6~8周。目标为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治疗抑郁症时,一般药物治疗2~4周开始起效。如果患者用药治疗4~6周无效,可改用同类其他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2)恢复期治疗:治疗至少4~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剂量不变。(3)维持期治疗: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因此需要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WHO推荐用于仅发作1次、症状轻、间歇期长(≥5年)者,一般可不维持治疗。多数意见认为首次抑郁发作维持治疗为6~8个月;有2次以上的复发,特别是近5年有2次发作者应维持治疗,一般至少2~3年,多次复发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

五、病例分析题

5.1.于某,70岁,男性,平素为人和气,与亲人及邻居和睦相处。2年前,患者感到身体有不适的症状,经常恶心、呕吐、头痛、视物模糊,医院,经检查,诊断为脑肿瘤。2周来,患者因呼吸道感染,体温升为39℃,经常出现表情恐惧,极度不安,注意力不易集中,伴有幻听、错觉,无法辨认医生及护士,有时间、地点定向力障碍,行为紊乱,言语散漫,整日不吃不喝,兴奋不安,砸东西打人,2天前,用刀片割腕,经抢救脱险。根据上述病例中的精神症状:(1)提出初步的疾病诊断。(2)提出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3)如何做好该患者的安全护理?

5.1.答:(1)初步的疾病诊断为:谵妄。(2)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①急性意识模糊的相关因素:a.与体液和电解质紊乱有关。b.躯体疾病有关。②有受伤危险的相关因素:a.与对环境损害的警觉性下降有关。b.错觉、幻觉有关。③感染危险的相关因素:a.与初级防卫功能不完善(皮肤、组织损伤)有关。b.营养不良有关。④自理能力缺陷的相关因素:a.与过度的躁动不安有关。b.与认知缺陷有关。⑤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相关因素:a.与体液摄入不足有关。b.与发热有关。(3)该患者的安全护理:①房间安置:患者缺乏自卫能力,也可突然危及他人生命安全。床位可安置在单人房间,固定病室、固定医护人员、固定照顾者,这样可减轻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减轻激越症状,减少不安全的风险,帮助患者安全接受治疗。②营造安全治疗环境:病室物品简单有序,有患者一定的活动空间,环境光线适宜,不能过于黑暗。③防止坠床:患者谵妄程度严重时,出现的行为躁动常难以控制,要加床档,限制其活动范围,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护理。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谵妄的症状变化快,要善于观察患者细微的病情改变,特别是行为紊乱有时不可预知,从活动过少突然转至活动过多,突发冲动,逃离行为、无目的地兴奋走动等要及时给予干预。⑤加强评估:评估患者暴力行为和自杀性行为及相关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24小时监测患者的安全及躯体状况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控制。

6.1.高某,68岁,男性,糖尿病10年,近来经常表现为嗜睡,情绪低沉、焦虑、恐惧、坐立不安,偶感屋顶有闪电,自发钝痛,对冷、热不敏感,腱反射消失。每天不思饮食,衣服几周不换,有时兴奋、躁动不安,有时呆坐于床。起初家人未发现异常,一周前患者受凉,发热至39.5℃,昏迷不清,医院。根据上述病例的精神症状:(1)提出初步的疾病诊断。(2)提出护理目标。(3)如何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

7.1.李某,男性,53岁,职员,离异。26岁时因工作关系开始饮酒,当时每天1次,每次饮56度白酒m1,不饮无不适反应。38岁时因工作压力大,酒量逐渐加大,每天三餐均饮酒,每天最大酒量增至56度白酒m1,不饮则出现周身难受,心慌出汗。48岁时因患者长期饮酒,夫妻感情不和而离异,为此患者开始心情不好,整日饮酒,从早到晚不停地喝,每天除饮白酒外又加饮啤酒4~5瓶,不饮则出现全身震颤、无力、心慌大汗、曾出现5次癫痫发作,看见房间内地上站满小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食欲减退,整天饮酒不吃主食,近半年体重下降15kg,医院检查后,查出患有脂肪肝、周围神经炎,未进行系统治疗。患者近一年已不能工作。在家人劝说下先后5次住院戒酒,均以临床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能坚持2~6个月不饮酒,但后均因工作、家庭琐事复饮。此次1个月前复饮,每天饮白酒m1,啤酒5瓶,无法完成工作,情绪低落,觉得对不起家人,觉得活着没意思,有轻生的念头,但未采取措施,在家人的劝说下第6次住院戒酒治疗。根据上述病例中的精神症状:(1)提出初步的疾病诊断。(2)如何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3)如何对患者做健康指导?

7.1.答:

完整版请——

索取

8.1.病例分析要求:(1)注明病历中的精神症状(请在精神检查中用画线的方法划出、编号,并在答卷上按你的编号顺序逐条列出所划症状的名称),(2)说明疾病诊断,(3)写出至少五条护理诊断,(4)如何做好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管理?病历:王某,男21岁,大学3年级学生。现病史:患者发病半年,现休学在家。发病时无明显原因,先是夜里不睡,在宿舍楼道里来回走动,时而比比划划,时而愤怒生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在宿舍里还多次和同学发生冲突,认为同学合伙挤兑他,2个月前干脆不去上课,回到家不吃家人做的饭,自己做饭吃,买矿泉水喝,总说哪都不安全,想跑五台山躲起来,因病情加重,治疗护理不配合,遂由家人骗来住院治疗。家族史:(一)。个人史:独子,现上大学三年级,从小一直比较顺利,学习成绩好,平素性格:敏感,好面子,偶尔吸烟,喝啤酒,量不多,无其他特殊爱好嗜好,未正式交女友,否认重大精神刺激。既往史:(一)。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神志清楚,衣着尚整,接触一般,定向力可,对医生的检查较警觉,病人对医生反复强调,我精神没问题,你们得让我出去,否则有什么后果你们是要负责任的。经劝说后,病人简单回答了医生的问题,病人称近半年来一到晚上耳边就能听到几个人的说话声,男女都有,自己干什么就说对或不对,有时还骂自己,承认比比划划,生气愤怒都与声音有关;病人还称回家后吃的饭喝的水都有一种怪味,有时还能嗅到一股怪味,“是有人给我下毒了”,但什么人说不清,病人还坚持认为同学老师在背后议论自己,没点名,但肯定是指桑骂槐讽刺自己;这种情况是最早出现的,半年前一次进教室突然觉气氛不对,以后就觉不对头了,病人还称,近日还觉有什么力量控制自己,交谈期间病人表情多无变化,但曾有两次突然表现十分愤怒,问其怎么了,病人称,你们没听见,他们不准我说了,说我是个大傻瓜,你们也是大傻瓜,之后哈哈大笑。

9.1.黄某,36岁,女性,8年来间歇性情绪低落,经常诉说自己对前途感到绝望,认为自己无出路,总是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认为自己生活得毫无价值,充满了失败,一无是处,给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不会对任何人有用,别人也不会在乎自己。以前喜爱体育运动,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现在却对体育运动一点兴趣也没有,每天勉强去上班,下班后独自呆在家里暗自垂泪,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女儿也视而不见,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任何乐趣。总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曾割腕自杀两次,均被及时发现,抢救脱险。近2周来不吃不喝,别人劝说时,她就砸东西打人,夜间入睡困难.有时勉强睡一会儿,早上3点左右就起床,起床后不做任何洗漱,衣服穿很久也不换一次,整日呆坐在家,不与任何人交往。2天前服农药自杀,医院,经抢救脱险。根据上述病例中的精神症状:(1)提出初步的疾病诊断。(2)提出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3)如何做好该患者的睡眠护理?

10.1.张某,25岁,女性,初中时由于对领导说错话,在家被父母狠狠的训了一顿,从那以后,她每次跟别人说完话都对自己的言行反复回忆并反复怀疑自己言行的正确性,明知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但却无法控制,有时因反复怀疑而无法入睡。出门时要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已经关好,有时已下楼准备坐车上班,由于不放心又回来重新检查门窗,患者怀疑的同时常又焦虑不安,若有人指责她这样做是不对的,她就大发脾气,有时甚至把东西砸坏。3天前,患者发火时用刀子将自己手指割破。患者自觉无法控制,去医院就诊。根据病例中的精神症状:(1)提出初步的疾病诊断。(2)提出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3)若以行为治疗理论为指导,如何帮助患者减少和控制症状?

10.1.答:

完整版请——

索取

11.1.王某,女性,24岁。19岁时出现怕胖,过度运动5年。有意节制饮食,伴以导泻,2年来情绪不稳,闭经已半年。5年前患者自认为自己很胖(当时体重55kg),有了减肥的想法,曾通过跑步等运动方式减肥,效果不佳,后通过改变饮食控制体重,效果仍不佳,最重时达70kg。至前年患者通过跑步、跳绳、针灸等方式继续减肥,体重下降至65kg。去年患者每天早晚进食水果,中午吃少量青菜,几乎不吃主食,喜欢吃山楂片,同时服用大量导泻药,体重下降至35kg。近2个月来,患者情绪不稳,有时情绪低落(持续时间1周),感觉疲劳,精力下降,没有兴趣做任何事,缺乏乐趣感,无法工作。入院前1周,几乎不主动进食任何食物,家属要求患者住院治疗。故年1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神经性厌食、重度营养不良”,建议住院治疗。于年1月13日收入院。诊断:进食障碍综合征、神经性厌食。根据上述病例:(1)提出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2)饮食和治疗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1.1.答: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索取

13.1.患儿,8岁,经常自己玩一些小瓶,并反复排列,不与其他儿童交往,也不与任何伙伴一起玩耍,父母叫他的名字时常常没有反应,从不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与人接近,8岁还不会与人摆手再见,也不会提出话题主动与人交谈。患儿对玩具和动画片不感兴趣,却经常看天气预报,有时专注于旋转的风车,风车不旋转时就哭闹不安。现在还不会用勺子吃饭,也不会穿脱衣服。医院检查。根据上述病例中的精神症状:(1)提出初步的疾病诊断。(2)如何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情感交流、语言沟通的训练?

13.1.答:

完整版请——

索取

六、考点串讲

第一章绪论

一、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特点

(一)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它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精神障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科护理,也相应地具备它的特殊性。

首先,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体验和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体验一部分围绕精神病理现象,如幻觉、妄想、强迫、焦虑等内容;另一部分则围绕现实的烦恼,比如升学、就业、人际关系和生活问题等。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护士在临床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有意地区分这两种体验是有实际意义的,对前者应当无争辩地倾听患者诉述,对后者则可以采取必要的积极措施给患者以适当的帮助和改进。

其次,更加强调护患沟通以及沟通技巧的运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更有助于防范可能的医患矛盾和与患者相关的安全风险,如自伤、攻击等。

第三,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背景;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切实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后精神障碍的生活。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表现比其他任何障碍都更容易受患者生活背景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也更容易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转归与发展。只有切实了解到患者或其家庭所真正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
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s/97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