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症状学七思维障碍2大象

医学之光

第期

精神病症状学(七)思维障碍(2)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是指概念的形成和运用、判断和推理障碍,违反了形式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脱离了现实,让人无法理解。

常见思维逻辑障碍如下:

0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典型的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但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能有字音、字形、意义或形体上的某些关联,因此和释义妄想相鉴别。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正常人也有象征性思维,如玫瑰象征爱情、黄河象征母亲等等,但正常人的象征性思维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的,和文化背景相符,通常情况下可以理解。

02语词新作

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

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来代替某些特殊的概念,其意义如果不经本人解释,常人无法理解。

如将几个字浓缩整合为一个“新‘的字(字典上没有的),如用”父/母“表示父母离婚。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03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表现为推理结论缺乏前提依据,或者因果倒置,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如一患者喜欢吃草,解释为他的属相是牛,牛吃草,所以他应该吃草。

04诡辩症

指患者以日常生活中无意义的琐事为主题,发表无实际意义的、无具体目标的长篇大论。在形式上合乎逻辑,推理也是正确的,但内容空泛,脱离现实,明显违背了思维的现实性和目的性特征。

正常人也会有诡辩或狡辩的情况,但往往具有特殊的现实目的和意义。

诡辩症也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05矛盾思维

又称对立思维或者矛盾观念。

指在同一时刻脑内出现两种相反的、矛盾对立的概念,互相抗衡,但是和焦虑不同,患者往往不会因此感到苦恼。

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是指思维产物的异常,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妄想,也包括类妄想观念和超价观念。

即当个体的病理性观念未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时则不能确定为妄想,将此类观念称为类妄想观念。

而妄想则是在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牢固的信念。

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妄想内容与事实内容不符,缺乏客观事实基础,甚至与现实情况截然相反(如患者坚信自己在数学方面有天赋,而其连简单的数学运算都存在困难),但患者坚信不疑。

妄想内容是个体的心理现象,不为相同背景或信仰的人所共有,并非集体信念,但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对妄想的内容表达存在影响。

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有利害关系。只有在满足上述特征时,才能认定为妄想。

然而也有精神病专家认为,妄想内容不一定与事实不符,因为患者的妄想可以有一定的事实基础,而且有些妄想最终变成了现实。

因此,判断信念是否为妄想,重点应该放在导致这一信念的心理过程,而了解患者这一心理过程无疑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这也是妄想难以判断的原因。

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类妄想观念,常见的有牵连观念、被害观念、妒忌观念、疑病观念。

妄想需要和以下思维形式相鉴别:

01偏见或成见

指正常人由于知识经验不足、信息有限或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对某事、某人形成刻板、先入为主或过于片面的看法。

02迷信思想

指对占卜、风水、算命等过度信仰和崇拜。

由于人类对某些自然现象认识的局限性,加上一些地区亚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和推理,形成错误的结论。

这种迷信思想常出现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为某一亚文化群体中所共有的,其产生明显地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迷信思想可通过说服教育、个人经验积累以及知识的普及而得到纠正。

从事此类活动的人群与宗教人员有所不同,往往有明显的个人获利目的。

03先占观念和优势观念

优势观念认为同一类群的人头脑中占优势的观念。

如对于高中生来说,考一个好大学就是优势观念;对于大学应届生来说,有一份薪资待遇不错的工作是优势观念。

如果“优势观念”在很大程度是个人的而非群体的,便是先占观念。

先占观念和下面所说的超价观念以及妄想是不同的。

每一个人都可能有先占观念,判断其是否为病态,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考虑:

1.分享性:如果一个观念可以与他人分享,就很难说是病态的,病态的先占观念一般不会与他人分享。

2.可行性:某些观念之所以占据人的心灵,是由于人们渴望将其实践,使其变为现实。先占观念不同于幻想,但是又似乎行不通,因此使人苦恼。

3.排他性:如果先占观念垄断了一个人的思想,其他一切都被排斥。

4.持久性:转瞬即逝的先占观念影响并不大,只要不是接连持续的。

04牵连观念

既往人们认为牵连观念和关系妄想是一回事儿。现在越来越多精神病专家都认为牵连观念不同于关系妄想,两者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坚信程度。

在《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中,牵连观念被描述为见于过于自我警觉的人。

在公共汽车、餐馆或其他公共场合,他不由自主地觉得人们在注意他,在窥视他的隐私。

他意识到这种感受起源于自身,且自己并不比别人更引人注意,但仍然无法控制这种感受。

关系妄想则是牵连观念的进一步加工。

关系妄想和牵连观念区别的重要性在于前者是精神病的一种症状。

05超价观念

有压倒一切和不接受批判的含义。

指在个体心理活动中一段时间内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观念,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爱恨分明,偏激明显,显著影响了其心理活动和行为,且不受来自反面意见的干扰,也不被同一文化状态的人所认同。

其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和现实基础,但并无逻辑推理错误。

超价观念没有明显的感知觉异常,尽管有也只限于歪曲别人的动机,并不歪曲现实,如走在大街上觉得别人可能会害自己。

妄想患者有明显的感知觉异常,除了歪曲他人动机外也会歪曲现实,在坚信别人会觉得迫害自己的同时还会有一些不符合现实的想法,如“某人的动作是在打暗号联系,同伙准备抢劫我”。

可以说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程度上的不同。

06类妄想性幻想

指个体在一定情感背景的基础上,如为了满足某种愿望,通过幻想、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形成一种带有浓厚想象色彩的信念,并信以为真。

可表现为夸大、被害等形式。

其内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随周围人的态度、暗示或引导产生变化。

主要见于分离性障碍、人格障碍、狂热的宗教信徒以及沉溺于白日梦的人群,尤其是儿童。

妄想的表现形式多样,在临床上一般会按照妄想的结构、起源以及内容进行划分,其中按照内容划分是最常见的分类方式,将在下次做详细的介绍。

在了解妄想之前,应先了解妄想和以上特殊思维形式的区别。

END

注:根据大象药物学校讲座整理

:走进大象责编

棋紫Denny妈妈

审核动图设计

KesanN叶片插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d/98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