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贴士丨人人都该掌握的心理急救常识

在橄榄绿的军旅生涯中,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谁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挫折,如亲人离世、婚恋失败、晋职不顺、考学落榜、留队无望等等,而这些挫折的出现,对每一名官兵内心都会造成沉重的打击,而且这种打击很容易把一个人击垮,尤其是在身心尚不成熟的年轻官兵群体中,如果发现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难以挽回的心理障碍甚至自残自伤等。

然而,如果各级领导和战友们都了解一些心理急救常识的话,那么就可以早期识别病情并且提前治疗干预,可以避免他们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最终帮助他们最终战胜挫折,走出阴霾。

那么,如何实施心理急救呢?通常心理急救分为四步:一看二谈三评四转。

首先是“看”,即观察

一、观察生活是否规律。

1、饮食是否正常,是否无故出现饭量减少或者经常性不吃饭。

2、睡眠是否正常,是否无故出现失眠、赖床等。

二、观察工作是否规律。

1、训练是否正常,是否突然无故逃避训练或者过度训练,训练成绩出现大幅度波动。

2、活动是否正常,是否经常一个人独处、不愿意参加集体娱乐活动。

三、观察社交是否规律。

1、人际关系是否正常,是否与战友正常相处,是否性格突然孤僻、退缩、极端等。

2、日常言行是否正常,是否自言自语“生活没有意义、活着没意思”等消极内容。

其次是“谈”,即沟通

当发现身边战友反常后,就需要通过深入交谈了解其心理疾患的严重程度,这个时候的沟通尤为关键,沟通不是漫无目的侃大山,科学有效的心理沟通是非常有讲究,那么该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呢?

一、行之有效的沟通的注意要点。

1.保持接纳真诚和同理心。

2.鼓励当事人说出他的感受和态度,保持耐心与平静的倾听,给予支持和安慰,不加以评判。

3.保持开放性问题,不要只问是与否的问题,以了解其自杀念头及感受。

4.重复对方的话,概述当中事情的重点及个人感受。

5.鼓励当事人在伤心或想自我伤害时,与他人如朋友、家庭成员分享他的感受。

6.鼓励当事人尝试其他方法缓解不快,比如洗澡运动,听音乐,看电影,做一些令其感受良好的事情。

二、沟通中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

1.不要反驳或辩论当事人自杀的想法。

2.不与当事人讨论自杀是否正确或错误的事。

3.不要利用内疚感或威胁来防止自杀。

4.不要小看当事人正在面对的困难。

5.不要说过于容易的安慰话,如“振作、轻松一点点、正面一点、你的情况并不是那么差”。

6.不要用自己的故事打断对话。

7.不要用身体语言表达出缺乏兴趣或负面态度,如心不在焉玩笔、东张西望、踏脚、抖腿或玩手指。

8.不要挑战当事人的胆量,讲“不信你试一试,有胆量你做”等过激的言语。

再者是“评”,即评估

通过和有心理疾患战友的科学沟通,在表示支持理解的同时应该针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初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式,那么如何进行科学评估呢?

一、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疾病。(医学界公认的“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也就是患者是否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

2、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通俗说法就是对某件事有正常反应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有病了。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就是说没有外界重大变革的时候,患者是否性格大变,是否行为混乱。

以上三点均出现就可以高度怀疑是精神问题,此外,区分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标准是是否有“自知力”,如果患者意识不到自己的不正常,那毫无疑问就是有病,需要去精神科治疗。

二、其次评估心理疾患的严重程度。

1、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现实刺激是否让其产生严重情绪问题,一般心理问题通常不产生情绪问题。

2、痛苦情绪的持续时间。一般心理问题通常不超过2个月。

3、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即不良情绪是否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一般心理问题通常不影响工作生活。

4、外界刺激内容是否泛化。即不良情绪的刺激是否仅仅局限在初始的突发事件,还是和该事件相关的事件都能刺激患者产生不良情绪。

三、最后是评估自杀风险的三个重要问题。

1.有没有自杀念头?

2.有没有自杀计划?

3.有没有具体的行动或准备工具?

具备三项中任何一项,都属于自杀的高危人群,具备的项目越多,则危险性越高,情况越紧急。

最后是“转”,即转诊

通过以上初步评估,如果身边的战友的心理疾患不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则要及时转诊支队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有高自杀风险、严重心理问题和者精神问题的患者需要第一时间上报支队领导医院心理科或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确诊,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住院治疗。

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前身为武警华东精神卫生康复中心,成立之初,担负华东地区13个总队、5个机动师心理、精神患者患收治任务。根据任务需要,于年9月转隶医院,是以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研究为主要内容,集精神疾病的预防、康复一体化的精神卫生服务专科。

科训:在艰苦中奋斗、在奋斗中前行。

心理咨询(内线):

上海武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d/98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