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本项纳入13项meta分析、超过25,名患者的伞形评价显示,精神病未治疗时间(DUP)的确是精神病性障碍重要的预后因素,不仅与患者首次出现(如初次就诊)时的病情显著相关,还会显著影响全病程中一系列具有临床意义的转归指标。
具体而言,提示性证据显示,DUP更长与患者首次出现时阴性症状显著更重、既往自伤可能性显著更高相关;高度提示性证据显示,DUP更长与患者随访期间阳性症状显著更重、阴性症状显著更重、症状缓解可能性显著更低相关;提示性证据显示,DUP更长与患者随访期间总体功能显著更差、总体精神病理学症状显著更重相关。
上述相关性的效应量具有临床意义,如DUP为4周的患者随访期间的症状严重度较DUP仅1周者高20%以上。
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精神病性障碍的治疗务必趁早——自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到治疗开始的时间(精神病未治疗时间,DUP)越长,患者的转归越差。这一观点在过去三十年内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精神卫生服务,并吸引了研究者日渐浓厚的兴趣。
然而,尽管上述观点在「道理」上似乎是成立的,但其背后的证据强度并不明确;并且,既往证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缺乏专门探讨DUP对未用药患者转归影响的分析。
图1自年来PubMed每年新增DUP相关研究的数量(HowesOD,etal.)
研究简介在这一背景下,伦敦国王学院OliverDHowes及其合作者开展了一项伞形评价(umbrellareview)及随机效应meta分析,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DUP与患者首次出现(如首次发病期间、发病后不久或首次就诊)时的临床指标有何关联;
2.DUP与患者接受抗精神病治疗后(即随访过程中)的临床指标有何关联。
研究者系统检索了MEDLINE、WebofScience、PsycINFO、EMBASE年9月3日前收录的、探讨DUP与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转归相关性的meta分析,并最终纳入了13项meta分析,共涉及项研究、25,名患者。DUP与每个转归指标的相关性强度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第Ⅰ级,令人信服的证据:病例数>1,相关性P<10-6,研究异质性I2<50%,95%置信区间(CI)均落在有效一侧,无小研究效应,无过度显著性偏倚。
第Ⅱ级,高度提示性证据:病例数>1,相关性P<10-6,样本量最大的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显著性,不满足第Ⅰ级的标准。
第Ⅲ级,提示性证据:病例数>1,相关性P<10-3,不满足第Ⅰ、Ⅱ级的标准。
第Ⅳ级,弱证据:相关性P<0.05,不满足第Ⅰ、Ⅱ、Ⅲ级的标准。
非显著性:相关性P≥0.05。
本项伞形评价发表于年2月WorldPsychiatry(影响因子40.)。
研究结果文献汇总过程及统计学分析从略。研究主要发现包括:
患者首次出现时
表1DUP与患者首次出现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HowesOD,etal.)
提示性证据显示,DUP更长与患者首次出现时的阴性症状显著更重(beta=–0.07,p=3.6×10–5)、既往曾自伤的可能性显著更高(OR=1.89,p=1.1×10–5)相关。
随访期间
表2DUP与患者随访期间临床指标的相关性(HowesOD,etal.)
高度提示性证据显示,DUP更长与患者随访期间的阳性症状显著更重(beta=–0.16,p=4.5×10–8)、阴性症状显著更重(beta=–0.11,p=3.5×10–10)、症状达到缓解(remission)的可能性显著更低(OR=2.16,p=3.0×10–10)相关。
提示性证据显示,DUP更长与患者随访期间的总体功能显著更差(beta=–0.11,p=2.2×10–6)、总体精神病理学症状显著更重(beta=–0.16,p=4.7×10–6)相关。
仅分析前瞻性研究时,上述结果无显著变化。
图2森林图:DUP与患者随访期间连续转归变量相关性的效应量(HowesOD,etal.)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相关性的效应量具有临床意义。例如,相比于DUP仅1周的患者,DUP为4周的患者随访期间的症状严重度高20%以上。
结论作者认为,基于本项伞状评价的结果,DUP的确是精神病性障碍重要的预后因素,不仅与患者首次出现时(如初次就诊)的病情相关,还会影响整个病程中一系列有临床意义的指标,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缓解的可能性。「精神病未治疗时间长」作为大病历中预后不良因素的地位愈发巩固。作者同时指出,未来的研究应探讨DUP与精神病转归相关性的潜在机制,探索DUP对未用药患者的影响,并更好地控制潜在混杂因素,旨在得到有关两者因果关系的更清晰的信息。文献索引:HowesOD,WhitehurstT,ShatalinaE,TownsendL,OnwordiEC,MakTLA,ArumuhamA,OBrienO,LoboM,VanoL,ZahidU,ButlerE,OsugoM.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durationofuntreatedpsychosis:anumbrellareviewandrandom-effectsmeta-analysis.WorldPsychiatry.Feb;20(1):75-95.doi:10./wps..PMID:.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