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糖尿病患者张阿姨在我院糖尿病肾病科住院调理。她说住院那天因为自己一个小时前吃完饭,突然感到头晕、冒冷汗,心慌得不行,躺在地上不能活动,被女儿发现后赶紧拨打了医院。
当时,急诊医生为她测了血糖,竟然只有2.1mmol/L,赶紧给予高糖纠正低血糖。对于这次住院治疗,张阿姨感到很疑惑,自己一直用药规律,并没有自行增减药,怎么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经过系统的治疗,张阿姨的血糖逐渐稳定,也终于掌握了科学的服药、控制饮食及运动的方法,这一系列改变都得益于糖尿病肾病科医生根据其身高体重及BMI数值,核算出的主食总量(早、午、晚的饭量)、辅食量,适合的运动方式及时长,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等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住院期间,医生还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经济能力,为她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张阿姨说道:“治疗糖尿病,就得到专科,中医院的糖尿病科果然名不虚传!”
目前糖尿病治疗方案强调,严格血糖控制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但是这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有时,一次严重的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抵消长期降糖治疗所带来的益处,故必须加强其防治。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糖尿病治疗不当的并发症之一,低血糖的潜在危害使得糖尿病的治疗变得较为困难,需尽量予以避免。低血糖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会导致患者昏迷,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一何种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1.加餐不及时进餐需要定时定量,如果是需要加班到深夜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在晚餐后4—5个小时左右适当加餐。
2.进食过少有的糖尿病患者为了严格控制血糖,每餐都吃得很少,尤其是为了减重,晚餐进食得极少,只喝一碗稀饭。其实稀饭煮得软烂,更易于肠道吸收,饭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标准值,但夜间,睡眠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低血糖,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苏木杰现象”。所以,喝稀饭血糖升得更快,降得也快,血糖波动大反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3.饮食不规律进餐不能随心所欲。有的糖尿病患者,饿了就多吃,没胃口就只喝点水,胰岛素的剂量也是自己按进餐量调节,这样很容易造成低血糖。
4.食物还没来得及升糖前面我们说过,糖尿病患者张阿姨刚吃完饭竟然发生了低血糖,这是怎么回事?医生仔细询问后发现,原来是因为张阿姨比平时吃饭晚了一个小时,又吃了降糖药。
5.肾脏病变患者肾脏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胰岛素在血液中蓄积,降糖药又延缓了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最后发生了低血糖。6.大量饮酒酒精会抑制肝糖原转化为血糖,大量饮酒会导致低血糖出现。7.药物原因①磺脲类药物的过量应用,特别是格列本脲,因其价格便宜,降糖作用强而深受广大患者喜爱,加之基层部分医生缺乏相应糖尿病知识而致专注于血糖控制。
②胰岛素的过量应用:由于胰岛素注射技术及剂型的变化导致胰岛素吸收时间改变,使得血糖水平逐渐下降。
③用药过程监测不规范。
④合并其他药物,如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焦虑症导致失眠,而改善失眠的镇静药使降糖药作用增强。
二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诊断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有其特殊性,根据年ADA低血糖工作组报告指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血糖诊断值应该为≤3.9mmol/L。低血糖严重程度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级(如下表):包括轻、中、重度。三低血糖有哪些症状?1、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阶段:主要表现为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软弱无力、肢凉、手抖、饥饿感、头晕等等。
2、神经缺糖阶段:可出现各种精神异常的表现,如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言语增多、思维混乱、答非所问、兴奋躁动、神志恍惚、幻觉等等,此时常被误认为精神病,而贻误治疗。
3、意识丧失阶段:患者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抽搐乃至昏迷,严重者甚至死亡。
四如何预防低血糖?1.合理制定目标
血糖控制应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也应个体化。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以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为宜。定期监测血糖,不要抱侥幸心理。
2.合理用药遵医嘱服药,切忌自行更换、增减药物。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半衰期短、作用相对较弱的药物。降糖药物宜从较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注意血糖监测。严格按照药物性能选择给药时间,服药后定时进食,避免服药后、进食前剧烈运动等。3.规律进食定时定量吃饭,保持膳食均衡,戒烟酒,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少量食物,如饼干、糖果等,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4.适当运动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指导患者适当运动、运动时间的长短、强度、运动量并强调不空腹运动、运动时间相对固定等。运动要规律,每周3-5次,持续20-30min为宜。5.门诊监测目前,血糖监测被公认为预防低血糖的主要手段。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多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高级自主神经中枢功能低下,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不高不能被低血糖兴奋,易出现无感知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全面、客观的反应患者全天血糖变化。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门诊监测,调控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分析等指标。总之,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预防并发症才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糖尿病需要综合调理,情志、饮食、运动、药物都很重要,源此我院糖尿病肾病科推出来糖尿病特色一体化治疗,并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改善患者麻木疼痛、视物模糊,提高患者住院体验。糖尿病肾病科医生还会定期回访,指导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办理糖尿病大慢病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