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应激性心理障碍
应激(stress)一词的意义是指我们通常所感受到的紧张或压力。医学心理学将应激定义为:个体在事件或环境刺激下通过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应激源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应激过程受个体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应激障碍的三种类型:
一、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
通常在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比如有些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后当场昏过去,醒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认识周围的亲人,不知道身在何处,不知道洗脸梳头,不知道吃饭睡觉。情绪上震惊、悲伤、绝望。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
又称延迟性心因反应,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或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主要症状有:
1.再体验: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景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PTSD相关的共病(如焦虑、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
2.回避反应:出于对再体验的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事、物。这种回避反应一方面对个体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他会延缓个体PTSD相关障碍的复原;3.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不少患者则出现难以入睡、易惊醒等睡眠障碍,表现出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三、适应性障碍(adjustmentdisorders)
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主要特征:一般是在环境改变(如移民)、地位改变(新工作岗位)、突发事件(患病、离婚、丧偶)等情况下,个体不能适应新的情况而出现的心理障碍,表现以情绪障碍为主,也可伴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
一般成人以情绪障碍多见,而青少年则以品行障碍多见。在儿童可表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幼稚言语或吸拇指等形式。症状出现通常在应激事件或生活改变后一月之内。病人一般有个性缺陷,心理障碍持续时间在半年以内。
治疗上,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比两种方法单用的效果更佳。根据有关经验,对于应激性心理障碍,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的,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在药物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也可用精神疏泄疗法等,必要时需要定期进行心理咨询。
医院24小时公益援助
-
一病区座机:
二病区座机:
应急小组随时出发,紧急帮助群众解决各类精神心理紧急事件。
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