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妈有话说
北京大妈提示:看完视频看文字更精彩最近几天,一个大爷火了。年10月10日,女演员叶璇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叶璇不断在阻止一个大爷外放音乐,却遭到对方不断谩骂“神经病。”视频发出以后,很多人表达了对叶璇的支持:“公共场合外放完全没有公德心,她做了我一直没有做的事情,点赞。”“高铁上外放没考虑过那些需要休息的人的感受吗?”“这种人,就是欠骂。”......一时间,整个舆论全部倒向了老人。眼看风向不对,老人站出来了。他公开表示自己是不对,但是叶璇在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把视频发出来了,对自己影响很大,也让女儿脸上无光,希望叶璇能够删除视频,并且公开道歉,否则他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先是道歉,后是“律师函”,这种套路真的太深了。蒂姆在《死水恶波》这本书中,对这种人做出了描述:“你知道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没受过教育,不谙世故,没出过远门,不道德、不文明,外加愚蠢。”但我觉得这都不足以成为他们没有公共教养的理由,老人曾公开说:“我是个60多岁的农民,我什么都不懂。”他的潜台词就是:“我是弱势群体,所以我有理。”但就像一个网友说的:“这已经是年了,你弱你有理已经行不通了。”在道德和法律面前,只有规则才是道理。看过一个新闻,一辆电动车和一辆出租车相撞,根据视频显示,电动车闯红灯违规驾驶,而出租车则是正常行驶,因此最后交警判定:“电动车负事故全部责任。”今天北京大妈分享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悲剧,不喜勿看。
不过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有很多现实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天津退休教师朱力,呕心沥血将独生子送往美国留学。
儿子毕业后不想归国,他和老伴儿卖房赴美,支持儿子创业,但家中的战火不断,无法融入。
最终,心理崩溃的朱力向儿媳妇举起屠刀,而自己也在狱中自杀…
1赴美国:“亲情抱团”式养老朱力、刘晓莉夫妇是天津实验中学退休老师,
朱显明是他们的独生儿子。
朱显明很争气,
年被美国圣迭戈大学录取。
朱显明告诉父母,他想创业。
柳婷婷说:
“天津雾霾很重,
医疗条件比美国差,
二老在这边我们也不放心…
不如跟我们去美国养老吧。”
老两口终于动了卖掉房子,帮儿子创业的念头——
去美国养老。
不但一家团圆,
还能帮他们带孩子、
卖房钱帮他们解决创业资金,
一举多得……
但朱力和刘晓莉还是慎重,
又电话咨询在美国的弟弟,
弟弟认为:“在美国养老当然不错,离我也近。
不过你们先把财产分清楚,省得发生纠纷……”
年夏天,
朱力、刘晓莉卖掉房子,
把多万房款换成美元,
然后飞往美国。
2中国式牺牲遇上西方式自由白天朱显明跑业务,
柳婷婷在家画图。
朱力夫妇像国内退休老人一样做饭、
接送孙子上学,其乐融融。
但新奇劲儿过了,
开始感到诸多不便。
语言不通,慢慢地对出门产生了恐惧。
柳婷婷一次不耐烦地叫:
“你们不会英语就不知道学吗?你们早晚得学买菜。”
朱力压抑多日的火气蹿了上来。
他问老伴:
“咱们来给他们当保姆的?
又出钱又出力还讨不到好脸色?”
刘晓莉虽然心中不快,
但为了避免矛盾加深,
只得安慰老伴:
“想跟孩子住一块儿,这一点咱们就得有心理准备。”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
孙子也不太领他们的情。
慢慢地,
朱力和刘晓莉感到在这个家里,
其实比在国内更加孤独。
一天,
朱力邀请住在洛杉矶的弟弟一家过来做客。
弟弟带来几张学英语的碟片,
刘晓莉让他把碟片放自己卧室柜子上,
免得被贪玩的小孙子弄坏。
结果朱力的弟弟推错房门,
孙子在房内大声让他出去。
媳妇柳婷婷也在房内和孩子游戏,
但她既不阻止和安抚孩子,
就连向叔叔抱歉的表示也没有。
朱力气坏了,
找柳婷婷兴师问罪:
“你是怎么教育的孩子?”
柳婷婷却反问道:
“是谁没有礼貌在先?”
朱力说:
“朱显明是我生的,
这房子是我们掏了大半钱支援你们买的,
你们创业的钱也是我们出的,
我弟弟开错一个门就是没有礼貌了?”
不料柳婷婷一点也不饶人:
“这就是我们不愿回国的原因,
你们始终不尊重孩子,
他们是全新的个体,
不属于任何人。”
事后,
刘晓莉曾向朱力的弟弟抱怨:
“柳婷婷既想享受中国式的长辈为她牺牲,
又想享受美国式的自由和不负责。”
弟弟一家深表理解,
说:“如果你们觉得生活不便,可以把卖房子的钱要回来,重新归国养老,谁也别指望。”
朱力和刘晓莉在失落之余,
心中有些动摇。
此后不久,
双方再次爆发大战争。
那天,
朱力推着两岁的小孙子去买东西,
没注意小孙子拆了一袋饼干。
店员在监控里看到,大声制止他。
朱力深感抱歉,
就像小时候训诫儿子一样,
呵斥小孙子把小手伸出来,
在他的手上拍了两下。
不料店员立马打电话报警。
朱力好说歹说,
店员答应先打电话让孩子的监护人过来。
柳婷婷和刘晓莉匆匆赶来,
一见面就和朱力吵起来。
朱力解释:
“我这么做一是训诫孩子,二也是做给店员看的。”
柳婷婷大叫:“饼干你买单就是了,做给店员看什么?”
店员见双方越吵越凶,
再一次电话报警。
老两口再次忍气吞声。
儿子晚上回来对父母说:
“要不你们去叔叔家住段时间,
我手头缓一缓帮你们凑点钱再回国买一套房子吧。”
见40出头的儿子已经早生华发,
刘晓莉心里也不是滋味,
她和老伴接受了他的建议。
3回国无望七旬教师怒戕儿媳第二天,
朱力夫妇暂时搬到弟弟家。
朱力和刘晓莉决定,
只要儿子把卖房的钱还给他们,
他们立刻回天津,
以后养老也不需他负责。
“与其死在美国养老院,还不如死在中国养老院。”
一辈子没这么憋屈的朱力恨恨地说。
年1月,老两口回到朱显明家,
和他商量回国的事。
但朱显明告诉他们,
他确实拿不出钱来。
1月6日晚,
朱力又和儿子、媳妇谈,没有谈好。
第二天朱显明出门上班了,
大孙子上幼儿园。
朱力和刘晓莉决定说服最大的障碍——媳妇。
没想到当朱力一张嘴,
柳婷婷就用汉语夹着英语讲起来:
“当初到美国难道是我们逼你们来的吗?
卖房子的时候我们用枪指着你们了吗?”
她的刻薄和“装佯”瞬间将朱力的怒火点燃,
双方大吵起来。
柳婷婷在吵的时候说,
在美国人们无需对父母生老病死负责,
一切交给政府。
她又用英语说了几句:
“当初我有机会嫁给某某某的,
如果不是你儿子死缠烂打我过得比现在好多了。”
朱力和刘晓莉听懂了大概。
朱力气得脸色发白。
突然,
他冲进厨房操起一把菜刀,
当着刘晓莉和2岁孙子的面一顿乱砍!
柳婷婷的“机关枪”一刹那变成惨叫,
立即就被砍倒在地,
浑身往外冒血!
当吓蒙的刘晓莉反应过来,
战战兢兢地拨打报警。
此时柳婷婷还在抽搐,
朱力忽然又冲她踢了几脚,
嘴里叫道:“你是活该!”
案发后,
刘晓莉说:“我也能理解老头子当时的愤怒和绝望。
我们不适应美国生活,
和儿子媳妇不能共同生活,
没法在那边养老。
唯一办法就是儿子把钱还给我们,
我们回国。
但这条路也被媳妇堵死了,
我们怎么过呢?
老头子比我更急,
心理压力更大,
但我万万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来。”
她告诉记者,
老伴一辈子为人师表,
口碑很好,性格爽朗,
实在是把感情和精神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
最后过度失望,
加上故乡的一切都被连根拔起,
想回也回不了,
无比绝望导致这样的悲剧。
朱力满身是血一边往路上奔跑一边给弟弟打电话。
看到一位华裔邻居,
他放下
“我捅死人了,我要死了。”
这位邻居未反应过来,
几名警察已经端枪冲上来,
把朱力按倒在地铐上手铐。
与此同时救援人员在家中宣告柳婷婷已当场死亡。
朱力被扣押在洛杉矶双塔监狱内,
警方要求支付万美元方能保释。
9日晚上9点左右,
狱警发现朱力已经死亡。
他将床单撕成布条,自缢身亡。
两个月后,
刘晓莉处理完后事,
心力交瘁地与儿子重新生活。
朱显明感到已经无法在美国生活,
决意带孩子一起回到天津。
飞机上,四人一路恸哭。
朱力和刘晓莉望断的归国路,
倾尽心血的养老梦,
在众人羡慕中以最惨烈的结局落下帷幕……
柳婷婷的父母也是千辛万苦将女儿培养出国,
她同样是家中的骄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活生生的女儿去了美国,
回来却只是一捧骨灰,
两位老人同样地悲痛欲绝,
多次病倒。
4现实难题令人唏嘘?年底,
柳婷婷的父母,
委托天津君荐律师事务所主任郭文礼担任代理律师,
准备向刘晓莉和朱显明要求民事赔偿。
此时刘晓莉和朱显明的日子非常狼狈。
朱显明在美国投资和生意均失败,
房子已抵押,
又加上房里发生血案无法拍卖,
资不抵债,已落得身无分文。
两个儿子要抚养、要读书,
刘晓莉回国元气大伤,
经常因高血压住院,
和儿子、孙子同住一套简陋的出租屋,
生活惨不忍睹。
据代理律师郭文礼介绍,
这起民事诉讼案件的起诉程序很复杂,
必须取得美国警方的相关资料和许多证明材料。
目前,
律师已经向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
递交诉状和取证申请,获得受理,
但尚未确定开庭审理时间。
一起悲剧,浮出两道现实的难题:
当儿女亟须父母“倾家荡产”支援创业,父母怎么办?
当父母把生活连根拔起,他们传统的养老期望和儿女中国人现在千万不要有这个养儿防老的思想。
出现这个问题,
是很多做父母的思想没有改变根本。
一味想着养儿防老的老思想。
每个人看了要深思。
为人父母养大小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这就是你做人成功。
不要一味想自己的小孩一定要养自已,
现在社会不断进化,
每个做父母的一定学会独立。
老了有老的生活,
养儿防老是当今中国人一厢情愿式的悲哀。
看到这个案例的人们,
一定要深思、要醒悟。
醒悟了,
你的晚年才会有快乐,
不纠结,不痛苦,不上演悲剧……
5老了一定要给自己留个窝有个粉丝说了句很在理的话:
现如今,
养儿是责任,靠儿是错误,
中国父母要早点想明白这一点。
养儿防老在多子女的时代完全是可行可靠的。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靠不住了。
我们老年人应该适应这些变化,
一是尽量不给孩子增加压力,
另外一个是要有自己的生活,
老了以后千万要给自己留下老窝,老本,
千万不能把自己的老本“连根拔起”!
北京大妈劝天下父母要明白,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
但儿女的家从来就不是父母家。
人过五十要留好老窝,
照顾好老伴,存点老本
,再找几个老友,
这样晚年才踏实,切记啊!
中国父母养育孩子不怕苦、不怕累,
也不怕孩子没出息,
最怕的就是自己全身心付出后,
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如果“养儿不防老”,我们应该怎么办?
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这原本是很公正的判罚,可是电动车主却不干了:“出租车撞人,难道不用负责任吗?”交警跟他义正言辞地说:“出租车正常行驶,没有违反任何交通法规,没有责任。”但电动车主还是不依不饶,在他的观念中,出租车大,电动车小,对方有钱,自己没钱我是弱势群体,理应得到赔偿。跟电动车主有一样观念的还有很多“霸道”老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可是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行着倚老卖老的勾当。去年年初,南京地铁上一个大爷站在座位前,对面坐着的是一个腿受伤的姑娘,大爷眼看姑娘没有让座的意思,于是强硬地说:“你给我让座。”姑娘跟大爷温柔地说:“大爷,我腿受伤了不方便。”这下大爷可不干了,暴跳如雷,于是动手扇了姑娘耳光。在场的一名乘客说:“我亲眼看见他扇了姑娘。”这就是所谓的我弱我有理,我老我有理,因为我是弱势群体,所以我就可以不守规则。阿米尔汗在《真相访谈》中,跟一位博士探讨过关于尊重老人的话题:“有一次讲座,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问我:先生我们应该尊重长者吗?我说:不在我们的文化中,尊重是应该的,但是尊重是什么呢?是行为而不是年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正确,那么不管他多大岁数,我们都不能尊重他,而是指责他。”阿米尔汗说的很对,我尊重你跟年龄无关。我们总是说:“你看他也不容易,就算了吧!”其实这就是让“我弱我有理”的人理直气壮的理由,因为我不容易,所以不管我犯任何错误,都是可以被原谅的。知乎上一个网友发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那天我开车在机动车道上正常行驶,结果一辆三轮车违规行驶撞上了我的车,骑三轮车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因为涉及到交通事故,我便等交警过来处理,交警来了以后,判定老人全责,需要做出赔偿。没想到老人突然就对周围的群众嚷嚷:“大家快来看一看啊,交警欺负老人啦,欺负穷人啦,交警欺负我这个弱势群体啦,大家快来评评理啊!”一时间很多人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说:“差不多得了,人家老头也不容易。”“车有保险也没啥事,何必揪着个老人不放呢?”“老人挣钱也不容易不是。”......突然,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我,好像我在得理不饶人一样。我很无奈,难道这个年头维权都有错了吗?”围观群众的态度让我想到了北京西单的一个女孩。在商场的专柜上,女孩坐在柜前挑选口红,但她很特别,不是去试口红,而是在桌子上乱画。柜姐发现了她的行为上前制止她,谁知道她突然间哭了起来,试图用眼泪来掩饰她的过错,但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只讲规则,女孩眼看眼泪无用,便使出了“女友”必杀技—撒泼打诨。她开始砸店,不管是口红还是粉底,通通给砸了。她的一系列行为也招来了商场保安,保安在询问原因无果的情形下,强行制止了女孩。视频曝光以后,引来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