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喷洒出去的每一滴消毒液
为老百姓筑起一道防疫之墙
“疫情当前,愿喷洒出去的每一滴消毒液,为老百姓筑起一道防疫之墙”,这是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组的使命与责任。自新冠病毒肺炎战“疫”打响以来,安顺市疾控中心消杀组始终冲锋在战“疫”一线,担任疫情防控的“消杀兵”。他们携手共进、同心抗“疫”,精诚团结、任劳任怨,在抗“疫”路上演绎出了一个个“奉爱前行”的故事!
王灵秋作为疫情防控消杀工作组组长,也是组内唯一的一名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在工作中事无巨细,在抗疫战斗号角吹响的那一刻,虽然对卫生监测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但面对新冠病毒这个新对手,仍然毫不松懈。主动出击,不等不靠。她查阅国家、省级很多资料并请教国内相关专家,在消杀专班分管领导带领下,熬更守夜与时间赛跑,制定出针对各类区域的可操作性强的消毒技术指南,包括重点消毒指引、公共区域消毒指引、集中隔离酒店消毒指引、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消毒指引等,并分门别类地对县(区)疾控中心、医疗机构、消防部门等开展系统培训,同时,及时深入集中隔离场所、确诊病例居住活动区域等现场带做,尽可能地快速将消毒措施宣传到位,指导落实到位,确保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早切断。抗疫一个月里王灵秋带领队员们跑遍了全市集中医学隔离酒店、留观酒店、医院、车站、超市、公园、小区等重点区域和公共区域指导消杀工作,从消毒的方法、流程、重点部位、消毒液的选择、浓度配置、到喷雾器的使用;从隔离留观酒店大到餐厅、电梯、地毯、空调,小到扶手、水龙头、门把手、电话、遥控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既做到不留一处死角又规范消毒措施杜绝过度消毒。
疫情防控工作中,消杀组“出镜率”最高。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调查现场、核酸检测采样现场、确诊病例居住地、活动轨迹、市疾控中心送样通道等,消杀队员们无处不在,虽然戴着口罩,但仍能闻到消毒剂刺鼻的气味,面对气味可能对身体造成的损害,队员们无暇顾及,也毫不退缩,只想着如何杀灭病毒、排除隐患。每每完成任务,队员们都会因刺鼻的气味引发流泪、咳嗽、皮肤过敏等问题,而渗出的消毒液把衣服腐蚀发白则是常事。
组里年近60岁的龙彪同志,在第一例确诊病例出现时,主动请缨:“‘非典’防控、汶川抗震救灾我都经历过,我不怕!我先去!”朴实坚定的语言瞬间让组内的同志倍增勇气!
身为副组长的杨振鲲同志,不论是会场、还是各种确诊病例点等各类场所的消毒,只要有需要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同为质控科负责人,他性格开朗,工作认真,最能在大家疲惫的时候调节气氛,而作为预备党员他心念大局、主动请缨参加湖北抗疫。
年过半百的李鸿同志,每天上班一到岗他就事先准备好消毒器械,配制好消毒液,用含氯消毒液对送样车辆内、外部、样本转运箱放置区域、送样专用通道等进行消毒,每次消毒任务结束后,都要对消毒器械进行认真的清洗、充电、维护,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韦刚同医院的护士,因疫情防控夫妻俩儿只能把年仅三岁的女儿丢在紫云老家。
梁灿同志从大年三十夜坚守到了现在没有回过一次家,每天24小时待命,熬夜、加班、生病、疲惫,却从不抱怨,埋头做好工作。
李文龙同志,生病在床的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无暇照顾,无数个夜晚在睡梦中叫醒去消杀,没有一句埋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张田同志的小孩刚满月,尽管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但他仍毅然坚守岗位认真执行每项消杀工作任务。
随着全市企业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消杀战士们把目光投向了高铁站、火车站、学校、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的任务依然没有松懈。一天很短,从早到晚,瞬息而过!
一天很长,忙忙碌碌,充满收获!
消毒组的每位成员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燃烧着奉献着,携手同心共同抗“疫”,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用实际行动呵护着大家的生命安全。“点滴之劳、不辱使命”这便是一个个身在平凡岗位的平凡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加油,疾控人!
加油,安顺!
这场疫情狙击战,我们必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