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又称Bennett骨折,是一种极不稳定的骨折,发生在第1掌骨基底部的骨折合并第1腕掌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由Bennett于年第一次描述,是一种涉及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属于手部的常见骨折。
发病机制
Bennett骨折的发病机制与基底骨折相似,多由指端传导下来的轴向暴力所致。但是在第1掌骨近端有一通入关节的骨折,掌大(三角)关节是鞍状关节,第1掌骨基底关节面与大多角的关节面都呈马鞍状,两者对角相扣,如两手虎口张大而相插,允许作前、后、左、右四向活动。掌骨基底的前内角断裂后,掌骨向桡侧向近端脱位(向外下方移位),而断下的三角形骨片被韧带固定在与大多角骨及第2掌骨连接的韧带上。若不复位,则见掌骨基底突出,局部疼痛及压痛,第1掌腕关节活动受限,拇指桡外展、张大虎口及对掌功能均受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复位治疗。
治疗重点
1.纠正腕掌关节脱位
2.减轻第一腕掌关节负荷
3.减少软组织损伤
4.相对稳定的骨折断端
闭合复位治疗Bennett骨折的特点
1闭合复位外固定优点
★操作简便
★无手术创伤
★费用较低
缺点
★稳定性差,局部易致压疮
★后遗症明显
常见后遗症:手部疼痛,畸形,拇指活动受限、力量减弱,骨关节退行性变。
2闭合复位经皮固定优点
★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
★疗效优良
★与切开内固定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闭合复位治疗Bennett骨折的要点
1骨折复位石膏外固定1.先于第一腕掌关节处垫一压垫,自前臂至拇指近节上一石膏管型,石膏未凝固前,进行手法整复。
2.拇指外展位行骨牵引。
3.拇指掌骨置于外展、掌指关节轻度屈曲位,用拇指将掌指关节向尺侧推压伴有左右旋转动作,直到石膏硬固为止。
2鸭形夹板或钢丝托外固定1.第一腕掌关节处垫一压垫。
2.掌指关节尽量背伸。
3.指间关节屈曲,可减轻拇长屈肌腱的牵拉。
4.外固定时间约4~6周。
3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1.闭合复位后透视,见关节面光滑平整、无明显台阶;1~2枚克氏针固定至骨折愈合。
2.术后短臂拇人字石膏管型固定,4~6周拔针开始锻炼。
进针要点:
1.一枚固定于大多角骨上。
2.内侧有较大骨折块时,将其直接固定在第一掌骨上。
3.骨折块较小不易固定时,第一掌骨固定于大多角骨或第二掌骨上,或用两枚针在基底部交叉固定于大多角骨上。
特别提醒一键置顶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从事皮肤病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