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病医院工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点击蓝色字我们!

提到精神病院,大多数人都以为里面是炼狱:厚重的铁门,昏暗的光线,斑驳的墙壁,发疯的患者嘴里嘟囔着谁也听不懂的话语,阴森森的看着过往的人…

实际上,所医院,都在为患者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康复环境,绝大多医院都设有公娱室,里面可以打麻将、做陶艺、打乒乓球等娱乐活动。

患者入院后,护士们首先会检查其是否携带利器,牙刷和鞋带等潜在可能导致危险的物品也都会妥善保管。

对于刚入院的患者,若存在明显的伤人毁物的行为,则可能会被保护性约束在床上。

对于那些不配合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很多时候都需要医生或护士们顺着患者的心思,不断去哄、不断去劝,患者才会乖乖地配合。不得不提的是,医院里面的护士,都极为的温柔和耐心。

总体而言,精神病院的环境不算糟糕,但让人比较糟心的却是食堂的饮食,去过不少医院,没有一家味道稍微好点的。还有一点,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大多病房都是封闭的,进出门必须仔细检查门是否关好。

那么,实际在精神病院里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精神科医生的一天

在中国医院里,市级精神卫生中心占了大部分,在那里,精神科医生一天的工作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早上交班,然后开始查房。

一般来说,1个医生会管10~25名患者。查房的问题一般都是三个:「心情咋样啊?」,「睡得还好吗?」,「有不舒服的地方吗?」

这三个问题,主要询问患者的情绪、睡眠和药物反应,一般查房30分钟内就能完成。

对于老年患者,一般还需要询问:「今儿拉屎了吗?」

老年患者上了年龄,而抗精神病药物有抗胆碱能和镇静作用,因此他们往往容易出现便秘,需要额外注意。

北京卫视《生命缘》节目

就曾采访过精神科医生的日常

医院不同,精神科的医生们,主要通过每天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来判断病情变化。

每天早上,病房主任都会带着所有医生,针对每一个病人的病情进行集体讨论。细致观察每一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寻找原因、调整药物,制定更加符合病人情况的治疗方案。

查完房后,医生就会接着去写病程和开处方。

由于精神科医生面对的病种较为单一,且患者长期住院,用药比较固定,有时候医生能直接把下个月的处方都写好。

之后,医生开始准备收患者。

对大部分的市级精神卫生中心来说,患者数量不多,一个病房里面一个人一个月最多收几个患者。

如果不收患者的话,一般能在11点前把全天的事情做完,所以基本上都能按时下班。如果有夜班的话,也不用担心,主要是处理一些睡眠不好的患者,基本上能安稳地睡到天亮。

和大多数其他科室的医生相比,精神科医生都相对看似「清闲」。但其实,他们也有「独特」的烦恼。

精神科医生的几个关键词

用几个关键词,简单描述精神科医生这一群体。

1.饱受歧视

当我和别人说其自己是精神科医生时,往往会受到一些异样的目光,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大众,甚至会刻意和精神科医生拉开距离,好像和精神科医生待在一起,就会让人误会自己精神不正常似的。

这种歧视不仅仅存在外部,在医院内,有时候精神科医生去其他科会诊时,也会遭到其他科室医生的调侃。

所以做一名精神科医生,首先需要经受得住歧视。不过大多数精神科医生在选择这个职业时,基本上都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所以对此问题都比较淡然。

2.清贫

做精神科医生,一定要守得住清贫。

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工具不多。作为患者精神痛苦的间接感受者、行为异常的直接观察者,精神科医生本身就是诊断工具和治疗工具。

但相应的门诊费和院内心理治疗费用极其廉价,曾经有精神科医生开玩笑说:「还不如下班去街边卖烤串。」这也导致了精神科的医生流失率高。

3.风险高

精神科应该是所有科室中风险最高的一个,防止患者伤人毁物是每天的工作重点,挨打是常用的事儿,几乎所有的精神科医生都被患者打过或吐过唾沫。

在工作时,医生们一般都会时不时看着患者,观察其行为,因为每当患者要发病或出现副作用时,总会从他们细微的行为中揣摩出端倪,并及时加药或换药。

每当患者有伤人毁物的时候,就需要护工、男医生冲上去进行保护性束缚,防止患者伤人伤己,一般而言,这类患者大多是刚入院且病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挨打有了经验的我们,写了一篇如何应对暴力的秘诀,如果你感兴趣,不妨看看我们的旧文章→精神科医生如何应对暴力事件。

当患者病情稳定时

他们也会心疼照顾自己的工作人员

但只要患者发病、情绪不稳

医生们就经常会受到无端的指责与不理解

4.成就感低

精神科精神疾病的复发的比例非常高,这也使得身为精神科医生的我们,成就感非常低。

以抑郁症为例,在抑郁症临床痊愈后,有21%~37%的患者在1年内会复发,15年后这一比例为85%。

看到自己曾痊愈的患者,一次又一次的来住院,那挫败感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更别提有的患者因自杀而死亡了。

简单总结下,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的体验就是:钱少事少歧视多,成就感低风险高。

精神科医生的感触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见多形形色色的精神病人,有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些无奈的现实。

有些无奈,源于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精神科的疾病,我们很少用痊愈来作为治疗结局,因为精神疾病复发的比例很高,一旦反复发作,一般都需要终身服药。

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农村,因无力支付药费而停药的情况并不少见,导致有的患者被家属戴上枷锁,或流浪街头自生自灭。

当看到患者因无力支付而错失治疗的机会时,身为医生的我们,心中的无奈。

有些无奈,源于疾病带来的歧视。

在精神科的病房里,有的患者住院长达几十年一点都不奇怪。

有些患者是因为病情反复,但有的患者,即使病情早已缓解,家属依然不肯将患者接到家中,导致患者有家归不得。

最终,他们曾最害怕的人(医生和护士),却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曾最亲近的人(家人),反倒成了最陌生的人。究其原因,就是因精神疾病所带来的社会歧视,导致患者难以融入社会。

精神病患者是孤独的,他们难以走出自己的世界,身为精神科医生,我们能做的,是默默陪伴,让他们感到自己仍有人牵挂和守护。(责任编辑:单人加)

视频资料来源于北京卫视《身边》《生命缘》《造梦者》等栏目。

参考文献:

[1]HardvldF,SpijkrJ,DGraafR,tal.Prvalncandprdictorsofrcurrncofmajordprssivdisordrinthadultpopulation[J].ActaPsychiatricaScandinavica,,(3):-.

[2]MullrTI,LonAC,KllrMB,tal.Rcurrncaftrrcovryfrommajordprssivdisordrduring15yarsofobsrvationalfollow-up[J].AmricanJournalofPsychiatry,,(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年),

[4]DongM,WangSB,LiY,tal.PrvalncofsuicidalbhaviorsinpatintswithmajordprssivdisordrinChina:aprhnsivmta-analysis[J].Journalofaffctivdisordrs,,:32-39.

文章分享完了,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请我们

欢迎长按下图-识别图中

——————or——————

扫一扫我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d/98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