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损害生活质量听专家怎么说

临床实践中,很多精神科患者反映:

「吃药这个事,太影响生活质量了。」

除了文献提供的精神分裂谱系障碍复发率与缓解率数据,精神病患者深刻的痛苦也是收益-危害这一平衡关系中的重要组分;然而,这一点却常被人忽视。

8月10日,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RonaldW.Pies与JosephM.Pierre教授在《PsychiatricTimes》上撰文,结合对文献研究的理解与数百名患者的医治经验,发表了他们针对抗精神病药物与生活质量之间关系的观点,主要如下:

当我们谈「生活质量」的时候,

我们在说什么?

生活质量(QOL)这一概念涵义广泛,一般情况下指的是「…除传统的疾病治疗转归外,患者对治疗的感受及满意程度。」年,WHO将QOL描述为:「一个广泛的概念,通过…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独立性、社会关系及与环境显著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复杂的方式影响患者。」

衡量QOL的工具多达十几种,包括生活质量量表(QLS)、Wisconsin生活质量指数(W-QLI)、健康调查简表(SF-36)等。常见条目包括家庭、朋友、社会活动、工作满意度、目标感、好奇心、共情等。

生活质量与抗精神病药

开放标签和/或自然研究显示,QOL改善方面,接受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长效针剂)治疗的患者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利培酮长效针剂组患者甚至在SF-36得分上达到了「与正常无显著差异」。然而,研究者也指出,「抗精神病药的一系列副作用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病程越长,生活质量越差。药物及心理治疗相结合,可改善生活质量。」

一项52周双盲复发预防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继续接受奥氮平治疗(10-20mg/d)后,Heinrichs-Carpenter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平均改善4.3+/-10.6分,而安慰剂组恶化7.1+/-14.6分,即停药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并不比持续药物治疗的患者更好。其他研究也发现,抗精神病药治疗后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有所提升。

一项针对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的研究发现,维持治疗除了在预防复发上有显著优势外,患者的QOL也有所提升(n=,SMD=-0.62,CI=-1.15~-0.09)。另一项针对精神分裂症急性住院患者的研究显示,奥氮平长效针剂治疗患者的QLS总分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1)。

结论

就我们所知,抗精神病药如何对「生活质量」发挥影响,目前仍存在认知上的空白。现有研究多存在方法(非随机或安慰及对照)、研究时长(<1年)等的局限性。

然而,目前的证据显示,抗精神病药并不会恶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反而在治疗第1年、可能长达3年内对生活质量具有改善作用。

仔细评估患者的QOL应作为治疗决策中的一部分,这涉及医生与患者及患者家庭的密切、积极合作。知情同意及持续的治疗反应监测是必需的。长期治疗的选择并非一蹴而就,目标是寻找到最佳的药物种类及治疗剂量。此外,对于短暂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可能需要停用抗精神病药,停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结合现有证据与作者的临床实践,长期抗精神病药对患者仍是「利大于弊,瑕不掩瑜」,患者冲动性停药可能对健康、安全性及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精神分裂症稳定后,哪些因素更影响生活质量?

两代抗精神病药:改善主观生活质量谁更强?

信源:PiesRW,etal.QualityofLifeandtheCaseforAntipsychotics.PsychiatricTimes.August10,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中医典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d/98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