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2周疗效差换

名治疗2周效果不佳的患者中,若继续使用该药物治疗,将有90名在治疗终点时PANSS/BPRS减分<50%,88名不会达到症状学缓解,还有55名PANSS/BPRS减分<20%。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能够尽早踏上治疗有效的轨迹无疑是幸运的。然而,也有很多患者会面临抗精神病药早期无效的境况。一项发表于7月《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新研究显示:对于这些患者,如果抗精神病药在2周内仍未显示出疗效,那么将来产生应答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本项meta分析研究由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StefanLeucht博士等开展,共纳入了34项研究、名受试者。研究共考虑了4种抗精神病药:氨磺必利、氟哌啶醇、奥氮平和利培酮。作者强调,由于各自具有不同的属性,上述4种药物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结果显示:

★治疗2周后症状无改善,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或简明精神科评定量表(BPRS)自基线减分<20%,可预测4-12周患者对治疗的无应答,即PANSS/BPRS减分<50%;其特异性为86%,阳性预测值(PPV)为90%。

★针对观察到的病例,早期疗效差预测最终减分<50%的特异性为86%,PPV为85%;预测症状未缓解的特异性为77%,PPV为88%。

★若将治疗终点缺乏应答的定义由PANSS/BPRS减分<50%下调至<20%,此时特异性为70%,PPV为55%。

换言之,“名治疗2周无改善的患者中,(若继续使用该药物治疗),有90名在治疗终点时PANSS/BPRS减分<50%,88名不会达到症状学缓解,还有55名PANSS/BPRS减分甚至<20%。”研究者指出。

研究者同时指出,不同药物滴定至治疗剂量的时长有所不同。“本项分析中,4种药物的结果并无显著差异;然而我们也应考虑到,某些抗精神病药,例如氯氮平,可能需要较慢的滴定,达到有效剂量的时间也会相应长一些。”

针对“抗精神病药治疗多长时间无效后应换药”这一议题,各家指南建议并不一致,很大程度上在于治疗应答反映在量表减分上的不一致。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指出,抗精神病药产生治疗应答可能需要2-4周,而英国精神药理学会(BAP)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均建议,换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前,原先的药物应在最优剂量下使用4-6周。

Leucht博士称,指南的不一致也反映在了临床实践的不一致中:“指南差异很大,临床医师的做法也是如此。几年前我们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个时间限度平均为3周,但变异程度很大。”

作者指出,对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恶化的患者而言,PANSS/BPRS自基线至终点减分≥50%应被视为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治疗应答,而≥20%则“宽松很多”,仅能反映出病情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本项meta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证据:2周内病情无显著改善可被视为日后无应答的具有临床意义的预测因素。这一发现有助于避免患者长期使用没有收益的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早期治疗应答是最强的预测因子。今天,这一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复制,进而可以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作者称。

文献索引:MyrtoT.Samaraetal.EarlyImprovementAsaPredictorofLaterResponsetoAntipsychoticsinSchizophrenia:ADiagnosticTestReview.AmJPsychiatry.;:-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
白颠疯会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d/97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