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不该探视
这个问题似乎令人不解,家中有人生病住院,家属前去探望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您别忘了,这是精神病院,从医院到病人都具有特殊性。比如,您大老远去看病人,得到的却不一定是感谢,可能是冷遇,甚至被病人骂一顿,狼狈而归;再有,病人一见到您,就可能纠缠不休,让您借他回家,您该如何是好?还有,精神病人病情变化慢、住院时间长,不去探视您心里也明白,病人很可能是老样子。渐渐的,探视病人成了尽义务,成了家属的负担……
以上都是从家属角度说的,下面让我们看看探视对病人的影响。病人要在环境封闭、医院里住好几个月,他们每天见到的只有医生、护士和各种各样的精神病人,与家属会面是他们与外界交换信息的唯一途径。探视时,他们可以向家属倾诉住院时的感受,把不愿与医生讲的话讲给家属听,还可以通过家属了解住院以外发生的各种事,以缓解他们的种种担心。
总之,尽管对家属而言,经常来探视会给您添加很多麻烦,但对病人而言,探视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安慰。有的病人不善于表达思念之情,不能与家属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甚至表现为冷漠、敌视,对此,您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该给病人创造一个发泄的机会。
2多长时间探视一次合适?
探视固然重要,但家属不一定每次探视都来,探视的间隔时间要同病人协商,既要病人能够接受,又不能过多地影响家属的生活和工作。有的病人需要探视的次数越多越好,而有的病人可以每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对于少数住院时间很长、阴性症状丰富、对家属缺乏心理需求的病人,也可以间隔更长的时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家属一定要把下次探视的日期和到达的准确时间预先告诉病人。如果有事确实不能来探视,最好事先通知患者,或者通过医护人员转告,以免引起病人的情绪波动。
3什么时候不要探视
以下两种情况,家属不要探视。一是病人不安心住院,对治疗极不合作,探视时病人有可能强制家属接他出院,如果家属不依,病人就可能冲动伤人,或者利用医院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住院的病人,特别医院的病人,医院的环境不熟悉,会产生极度的恐惧感,对家属产生强烈的怨恨情绪。对于这种新入院病人,家属在入院一、两周内,最好不去探视,等到药物起了作用,医院的环境适应了,并征得医生同意后再探视。
第二种情况是,住院期间由于病情不稳定,病人正在接受特殊治疗,比如快速氟哌啶醇注射治疗。此时,由于药物剂量较大,病人几乎整日卧床,很少起来活动,因此不宜探视。这种治疗的疗程为两周,在此期间,家属可以找医生了解情况,也可以通过护士给病人送一些日用品。治疗结束后,经医生同意,恢复正常探视。
4谁来探视更合适?
病人对不同的家属有不同的需求,也就是说,来探视的人不同,对病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年轻的病人一般是由父母探视,在生活上,病人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感,希望父母来给他送好吃的,说些关心的话,但也很容易任性、向父母发脾气。中老年病人的探视者就比较多了,配偶、子女、老同事,还有徒弟、学生等。上了年纪的人更需要理解和关心,谁在这方面边露的更充分,病人一般就愿意让谁来探视。
5探视时带什么?
家属探视时,为病人携带的物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换洗衣物和食品。一般来说精神病人在饮食方面没有禁忌,但不要给病人待酒、茶、咖啡等。第二类是满足病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物品,如书籍、报纸等这些物品对调剂病人的住院生活是很有好处的,但书和磁带内容应具有娱乐性和知识性。
不论哪类物品,都必须具有安全性。例如,不能带长毛巾,要用小方巾;不能带任何尖利的金属品,如刮胡刀、剪指甲刀、易拉罐饮料等;不能带任何玻璃器皿,如茶杯不能用玻璃的,要用塑料的,不能带玻璃瓶的罐头;不要黑病人带外衣,因为病人在住院期间只能穿内衣,医院的病服,这主要是为了区分病人与家属,防止病人外逃;不能带任何火种,如打火机、火柴等;不要带有带子的衣物,如鞋带、裤带等,医院穿的所有裤子都是松紧带的。
探视结束时,家属应将病人送回各自病区,所带的物品要经过护士严格检查后。才可带入病区。如果家属不知道自己所医院的规定,应主动向护士询问,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6探视时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探视时,家属首先要耐心倾听,注意病人讲话的条理性,思维的现实性。
其次,要多表示理解,即使病人所说的内容带有明显的病态,也不要贸然反驳他。“你听到的声音根本不存在”、“你的想法毫无道理”,这些话不仅不会让病人接受,反而会使病人感到不被理解,甚至把妄想内容扩展到家属身上。
第三,要有意识询问病人的饮食起居、与病友的交往情况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态度等,特别询问病人对服药得态度,是否按时按量把药服下去了。有的病人有藏药行为家属发现后,既不要表现出惊讶、气愤,也不要过多的指责病人,要适当的给予安慰,然后把这些情况告诉医生。
第四,要实时督促病人料理个人卫生。如果病人不接受,也要适可而止,不要同病人争辩。
第五,家属探视时,最常遇到的难题就是病人反复要求家属接他出院。此时,家属既不要言辞拒绝,也不要轻易许诺,只需向病人解释,“出院的事要由医生来决定”,“住院都要听医生的”。把责任推到医生身上,可以使家属得到解脱!
第六,有些病人过于依赖家属,什么事都跟家属说,此时家属应鼓励病人主动找医生谈话,告诉他,要想尽早出院,就要跟医生好好配合。
第七,在病人住院期间,家里发生了重大事件,家属不要贸然高速病人,应先通知医生,由医生根据病情、根据病人目前的心心理承受能力来决定是否告诉病人。
7探视之后,家属要与医生交换意见
探视完,家属应主动找病人的主管医生,询问病人近来病情变化,并将探视时病人所暴露的新症状告诉医生,医生也会将病人的治疗情况向家属交代,还有可能请家属补充更加详细的病史资料。治疗精神病的特殊性就在于病人大多不配合治疗,医生同病人的沟通有困难。因此家属同医生之间的配合就显得格外重要,配合得越密切、交流得越深入,对治疗就越有利。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