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症状可预测精神病

幻觉对高危患者转化为精神病并不具有预测价值;真正可预测精神病转化的,是思维内容异常、多疑、概念丰富性下降及难以集中或维持注意力。

与一般流行的观点相悖,幻觉对高危状态向精神病的转化并不具有预测价值,因为该状况在其他疾病中也较为常见,且相当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幻觉。真正可预测精神病的,是思维内容异常、多疑、概念丰富性下降及难以集中或维持注意力。该研究于10月8日在线发表于《精神分裂症研究》。

“证据显示,满足精神病高危状态诊断标准的个体中,有15-30%在2年内转变为精神病。”研究第一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DianaPerkins博士指出。目前用于评估精神病风险相关症状的量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该量表包含4大类,19个症状:

▲阳性症状(异常思维内容/妄想性观念、多疑/被害观念、夸大观念、感知觉异常/幻觉、交流混乱);

▲阴性症状(社交无快感、动机下降、情绪表达下降、情绪及自我体验下降、概念丰富性下降、职业功能下降);

▲瓦解症状(古怪的行为及外观、怪异的思维、难以集中及维持注意力、个人卫生状况受损);

▲一般症状(睡眠紊乱、心境恶劣、运动异常、耐受压力的能力受损)。

为探讨SOPS中哪些条目对精神病的预测价值最高,研究者针对两个队列开展了研究。根据第一个队列(n=)中受试者的表现,研究者确定了一些预测因素,并在第二个队列(n=)进行了验证。受试者年龄介于12-35岁之间,满足高危综合征中的至少一个标准,包括轻微精神病性症状综合征,短暂间歇的精神病性症状等。

最终,研究者得到了两个版本的子量表:

▲包含2个条目的子量表:思维内容异常,多疑;

▲包含4个条目的子量表:思维内容异常,多疑,概念丰富性下降,难以集中和维持注意力。

两组在队列中的一致性指数相仿,但如果针对第二个队列随机抽取80%的样本,那么4条目量表在次抽取中的次中表现更佳。

“存在幻觉的患者中,很多的确有问题,包括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或高水平的应激或创伤,但仅有一小部分人会罹患精神病。”研究者指出。

“评估精神病风险时,我们需要更多地强调一个人的思维进程,而幻觉则可能并非一个早期预警信号。我认为,该研究结果将影响我们制定精神病高危诊断标准的进程。”

文献索引:PerkinsDO,etal.Severityofthoughtdisorderpredictspsychosisinpersonsatclinicalhigh-risk.SchizophrRes.;doi:10./j.schres..09..长按左侧







































有效的白癜风偏方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d/97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