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2-25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盛大召开。在此期间举行了《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雾化共识》)和《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版)》(以下简称《哮喘指南》)新闻发布会。出席此次发布会的有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以及林江涛教授、康健教授、沈华浩教授、陈荣昌教授、文富强教授、周新教授、瞿介明教授、杨岚教授、周建英教授、郑劲平教授、王长征教授、黄茂教授、肖伟教授,应颂敏教授、代兵副教授等呼吸及危重症学科的共识专家组成员,还有儿科申昆玲教授、耳鼻喉科王秋萍教授、药理学专家崔永耀教授等多学科的共识专家组成员,以及《中华医学杂志》宋国营编审、《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李文慧主任。
钟南山院士和王辰院士分别就“呼吸疾病规范诊疗展望”做了院士寄语。
王辰院士介绍了当前呼吸疾病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他特别指出,雾化吸入是目前成人及儿童哮喘疾病一个重要的疗法和方式,在使用和规范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雾化共识》是由呼吸学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经过多次反复修订共同完成的,突出了循证医学特点,主要谈雾化吸入疗法的指征和规范的操作方法。
“对雾化吸入治疗进行共识写作是一切研究的根本,一切临床治疗的根本。”他希望通过此次雾化共识的推动和促进,使广大从事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医护人员深入学习、理解共识内涵,在共识指导下,推广并积极开展临床实践,提高疗效,造福更多患者。
针对《哮喘指南》,钟南山院士表示,这一次新的哮喘指南在原有指南基础,有很大的进步,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在用药方面也适合中国特点,《哮喘指南》更新后,医院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无论是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钟院士呼吁中国的呼吸学界奋发努力,共同为呼吸疾病防治贡献一己之力,让呼吸领域有更大的发展。
《雾化共识》主要通信作者文富强教授和《哮喘指南》编写组组长沈华浩教授则分别就共识和指南的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出台:多学科专家“会诊”雾化治疗,更规范、更实用据文富强教授介绍,《雾化共识》由呼吸科、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药理学科等20多位专家共同制定,对于雾化吸入装置、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和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4个部分做了详尽的规范和指导。主要有以下5大看点:
覆盖最多疾病领域:涵盖哮喘、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激素敏感性咳嗽,感染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耳鼻喉科、儿科、胸外科10大主要疾病领域。
创新性地介绍了雾化吸入装置的种类、特点及工作原理:使临床医生对于可能影响雾化吸入效能的因素加以了解。
详细阐述国内现有雾化药物的药理特性:从药理学角度指导规范雾化吸入疗法的实施。详细列举了推荐药物的治疗指征,推荐剂量及使用方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便临床参考,合理用药。
针对临床容易忽视的注意事项和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也做了详细的指导
此次共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均为国内外最高证据级别的:包括18篇最新发表的指南/共识,和40余篇最新国内外高质量临床研究,历时天,修改稿件近80稿,最终发表在中华医学会会刊《中华医学杂志》第34期。